时间: 2025-05-02 00:25: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0:25:08
待贾而沽 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等待买主来购买”。这个成语通常用来比喻人才或物品等待有识之士或买家来发现和利用。它强调的是一种被动等待的状态,而不是主动寻求机会。
在文学作品中,待贾而沽 常用来形容那些怀才不遇的人,他们等待着被赏识和利用。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能用来形容某人或某物处于待售状态,等待合适的买家。在专业领域,如艺术品市场,这个成语可以用来描述艺术品等待被收藏家购买。
同义词:待价而沽、待时而动 反义词:主动出击、积极寻求
待贾而沽 这个成语出自《左传·僖公二十三年》:“贾而不售,待贾而沽。”原意是指商品在市场上等待买家购买。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含义扩展到了人才的等待被发现和利用。
在传统文化中,待贾而沽** 反映了儒家思想中对于人才的重视和对于机遇的等待。它强调了耐心和等待的重要性,同时也反映了社会对于人才的识别和利用的期待。
这个成语给人一种期待和希望的感觉,同时也带有一种无奈和被动的情绪。它让人联想到那些默默无闻但才华横溢的人,等待着被世界发现。
在个人经历中,待贾而沽 可以用来形容那些在职业发展中等待合适机会的人。例如,一个有才华的程序员可能在等待一个能够充分发挥其技能的工作机会。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
在寂静的画室里,
他的画作待贾而沽,
等待着一双慧眼,
将它们带入光明的世界。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画作挂在空荡的画廊中,等待着买家的到来。结合音乐,可以选择一首缓慢而充满期待的旋律,来表达这种等待的情绪。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 "waiting for the right buyer" 或 "waiting to be discovered",但这些表达没有待贾而沽 这样的成语所具有的文化深度和历史背景。
待贾而沽 这个成语不仅描述了一种状态,也反映了人们对于机遇和发现的期待。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个成语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表达等待和期待的情绪,同时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传统文化中对于人才和机遇的看法。
春秋时期,孔子自认为当权者会推行他的仁政,在鲁国任职期间,鲁君受到季氏的控制,他只有感叹:“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鲁君没有重用他,他说:“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行。”于是抱着“待贾而沽”的念头去周游列国
1. 【待】 [口语]暂时停留,逗留,迟延 [口语]无目的地消磨时间或在某处逗留
2.
【贾】
价格,价值。 同: 价
【引证】
《论语·子罕》-我待贾者也。 、 、 《孟子·滕文公上》-从许子之道,则市贾不贰。 、 晁错《论贵粟疏》-有者,半贾而卖。 、 《论衡·刺孟》-求食者皆多人所共得利之事,以作此鬻卖于市,得价以归,乃得食焉。 、 《汉书·宣帝纪》-而贾咸贵。 、 《汉书·杨朴传》-问君贾几何?
3.
【而】
才能。
【引证】
《墨子·尚同下》-然计天下之所以治者,何也?唯而以尚同一义为政故也。 、 《管子·枢言》。微而,犹无能。而、能古字通用-戒之戒之,微而异之。 、 《管子·小匡》-小白承天子之命而毋下拜。 、 《商君书·慎法》-不待我而有成事者也。
4.
【沽】
(形声。从水,古声。本义:古水名)。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沽,沽水,出渔阳塞外,东入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