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3:05: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3:05:21
词汇“外警”在中文语境中并不常见,它可能是一个特定领域的术语或者是某个特定社群中的俚语。由于其不常见的特性,对其进行深入分析可能会受到限制。以下是基于假设的分析:
“外警”字面意思可能是指“外部的警察”或“来自外部的警告”。在不同的语境中,它可能有不同的含义。
由于“外警”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演变可能不明确。它可能是由“外”和“警”两个字组合而成,表示外部的警告或干预。
在某些文化或社会背景中,“外警”可能被用来强调外部力量对内部事务的影响,可能带有一定的负面或警惕的意味。
“外警”可能引起人们对未知或外部威胁的担忧,可能与不安全感或警惕性相关联。
由于“外警”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个人应用可能较少。但在某些特定的社交圈子或专业领域,可能会有人使用这个词汇来描述特定的情境。
在创作中,可以将“外警”作为一个神秘的元素,引入故事情节,增加悬疑感。
在不同语言或文化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但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external warning”或“foreign intervention”。
“外警”作为一个不太常见的词汇,其使用和理解可能受到特定语境的限制。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特定领域或社群的语言惯。
1.
【外】
(会意。从夕,从卜。通常在白天占卜,如在夜里占卜,表明边疆(外)有事。又有人说,因为要在外过夜,故要卜问吉凶。本义:外面;外部)。
同本义。与“内”或“里”相对。
【引证】
《说文》-外,远也。 、 《礼记·曲礼》-凡卜筮日旬之外曰远。 、 《周礼·考工记·梓人》-外骨内骨。 、 唐·白居易《卖炭翁》-夜来城外一尺雪。 、 宋·苏轼《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两枝。 、 宋·周敦颐《爱莲说》-中通外直。 、 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身外即战场。
【组词】
外户、 外祟、 外槨、 外好里枒槎、 外藩、 外廓、 外见、 外求、 外舍
2.
【警】
(会意。从言,从敬,敬亦声。本义:戒敕)。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警,戒也。 、 《周礼·宰夫》-正岁,则以法警戒群吏。 、 《礼记·文王世子》-所以警众也。 、 《文赋》-乃一篇之警策。 、 《左传·宣公十二年》-今年或者大警晋也。 、 清·方苞《狱中杂记》-以警其余。
【组词】
警告;警励、 警迹人、 警鼓、 警动、 警新、 警众、 警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