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07:45: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7:45:39
词汇“外视”在中文中并不是一个常见的词汇,它可能是一个较为生僻或者专业术语。根据字面意思,“外视”可以理解为“从外部观察”或“外部视角”。为了深入学习和分析这个词汇,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外视”的字面意思是从外部进行观察或审视。在某些专业领域,如建筑学、城市规划或心理学中,可能会有特定的含义。
在文学作品中,“外视”可能用来描述一个人或事物从外部被观察的状态。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除非在特定的讨论环境中。在专业领域,如建筑学中,“外视”可能指的是建筑物的外观或从外部观察的设计特点。
由于“外视”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演变可能不太明确。它可能是由“外”和“视”两个字组合而成,表示从外部进行观察的意思。
在某些文化或社会背景中,“外视”可能与注重表面现象而非内在本质的观念相关联。例如,在强调内在美和实质的社会中,“外视”可能被视为不够深入或不够全面。
对于我个人而言,“外视”可能带来一种表面化或不够深入的联想,有时可能会与肤浅的评价或判断相关联。
在日常生活中,我可能不会经常使用“外视”这个词汇,除非在讨论某些专业话题时。例如,在讨论建筑设计或城市规划时,可能会用到这个词汇。
在诗歌中,我可以尝试这样使用:“外视的世界,繁华而喧嚣,内视的心灵,宁静而深邃。”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座建筑的外观,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其设计特点。结合音乐,可能会联想到某种轻快的旋律,象征着从外部观察的轻松和直观。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会有类似的词汇来表达“外视”的概念,例如英语中的“external view”或“outward appearance”。
通过对“外视”这个词汇的深入分析,我认识到它在特定语境和专业领域中的重要性。虽然它不是一个日常常用词汇,但在某些讨论和表达中,它能够提供一个特定的视角和深度。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和掌握这样的词汇有助于丰富我们的语言能力和表达技巧。
1.
【外】
(会意。从夕,从卜。通常在白天占卜,如在夜里占卜,表明边疆(外)有事。又有人说,因为要在外过夜,故要卜问吉凶。本义:外面;外部)。
同本义。与“内”或“里”相对。
【引证】
《说文》-外,远也。 、 《礼记·曲礼》-凡卜筮日旬之外曰远。 、 《周礼·考工记·梓人》-外骨内骨。 、 唐·白居易《卖炭翁》-夜来城外一尺雪。 、 宋·苏轼《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两枝。 、 宋·周敦颐《爱莲说》-中通外直。 、 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身外即战场。
【组词】
外户、 外祟、 外槨、 外好里枒槎、 外藩、 外廓、 外见、 外求、 外舍
2.
【视】
(会意兼形声。从见示,示亦声。见,看见。示,表现。本义:看)。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视,瞻也。 、 《书·泰誓中》-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 、 《墨子·辞过》-目不能徧视,手不能徧操。 、 《诗·郑风·子曰鸡鸣》-子兴视夜。 、 《礼记·大学》-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 《战国策·齐策》-熟视之。 、 柳宗元《三戒》-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 、 《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 《左传·僖公三十三年》-穆公使视客馆,则束载、厉兵、秣马矣。
【组词】
视探、 视瞻、 视日、 视远步高、 视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