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1:51: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1:51:07
“待月西厢”是一个汉语成语,源自元代王实甫的杂剧《西厢记》。字面意思是等待月亮升起在西边的厢房,比喻男女私下的约会或幽会。这个成语通常用来描述一种浪漫而含蓄的情感交流。
在文学作品中,“待月西厢”常被用来描绘古代文人墨客的浪漫情怀和对爱情的向往。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被用来形容现代人的秘密约会或幽会。在专业领域,如文学研究或历史研究中,这个词汇可能被用来讨论《西厢记》的文化影响和文学价值。
同义词:幽会、私会、密会 反义词:公开会面、正式会谈
“待月西厢”源自元代王实甫的杂剧《西厢记》,讲述了张生和莺莺的爱情故事。这个成语随着《西厢记》的流传而广为人知,成为描述浪漫幽会的经典表达。
在传统文化中,“待月西厢”代表了文人墨客对爱情的理想化追求和对浪漫情感的向往。这个成语也反映了古代社会对男女关系的含蓄和保守态度。
这个词汇给我带来一种古典而浪漫的情感联想,让我想到古代文人墨客的诗意生活和对美好爱情的追求。它也让我联想到月下的幽静和私密的情感交流。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用“待月西厢”来形容一次和朋友在夜晚的秘密聚会,那种私密而浪漫的氛围让人难忘。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待月西厢下,
幽梦一帘轻。
情深不知处,
月影共卿卿。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古代庭院中,一对恋人在月下幽会的画面。结合音乐,可以选择一首古典的**音乐,如《月光下的凤尾竹》,来增强这种浪漫的氛围。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moonlit rendezvous”(月光下的约会),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都传达了一种浪漫和私密的情感交流。
“待月西厢”这个成语不仅是一个文学典故,也是一种文化符号,代表了*人对浪漫爱情的向往和追求。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这个成语丰富了我的词汇库,让我能够更准确地表达复杂的情感和意境。
唐·元稹《月明三五夜》诗“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拂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
分明访贤东阁,已成~。
传说唐朝时莺莺看上寄宿的张生,她背着母亲想约张生夜间在花园幽会,但自己不好亲自去跟他讲,就在扇上题诗一首《月明三五夜》:“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拂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托丫环红娘送去,是夜遂成好事
1. 【待】 [口语]暂时停留,逗留,迟延 [口语]无目的地消磨时间或在某处逗留
2.
【月】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半月形。“月”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月亮)。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月,太阴之精也。象上下弦阙形。 、 《书·洪范》-月之从星,则以风雨。 、 《仪礼·觐礼》-礼月与四渎于北门外。 、 《淮南子·天文》-月虚而鱼脑减。 、 《诗·小雅·天保》-如月之恒,如日之升。
【组词】
月满则亏,水满则盈、 月上半阑残、 月老冰人、 “月”字流觞、 月日、 月晕、 月影、 月满、 月王
3.
【西】
(象形。据小篆字形,上面是鸟的省写,下象鸟巢形。“西”是“栖”的本字。本义:鸟入巢息止)。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西,鸟在巢上,象形。 、 《敦煌曲子词集》-棹歌惊起乱西禽,女伴各归南浦。
【组词】
西迟
4.
【厢】
(形声。从厂(hǎn)相声。从厂,与房屋有关。本义:东西廊)。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新附》-厢,廊也。 、 《尔雅·释宫》。孙注:“厢,夹室前堂。”李注:“厢,谓宗庙殿有东西小堂也。”-室有东西厢曰庙。 、 张衡《东京赋》-下雕辇于东厢。 、 唐·韦应物诗-徘徊东西厢,孤妾谁与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