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7:19: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7:19:47
待机再举 的字面意思是指在等待时机成熟后再次采取行动或发起某种活动。这个词汇通常用于描述在某个计划或行动因条件不成熟而暂时搁置后,等待合适时机再次启动的情况。
待机再举 这个词汇的词源较为直接,由“待机”和“再举”两个词组成。在古代汉语中,“待机”意味着等待机会,“再举”则意味着再次发起或执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被广泛应用于各种语境中,但其基本含义保持不变。
在文化中,待机再举** 体现了“时机”和“策略”的重要性。这种观念在许多历史故事和军事策略中都有体现,强调在行动之前充分考虑时机和条件。
这个词汇给人一种沉稳和策略性的感觉,让人联想到耐心等待和精心策划的行动。它可能激发人们对未来成功的期待和对当前困境的耐心。
在个人生活中,我曾遇到过需要待机再举的情况。例如,在职业发展中,我意识到某些技能和经验不足,因此决定暂时不追求某个职位,而是先积累更多经验和技能,等待更好的时机再尝试。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在寂静的夜里,星辰待机再举,
等待黎明的曙光,再次闪耀。
待机再举 可能让人联想到夜晚的星空,星星在等待黎明的到来,再次闪耀。这种场景可以通过宁静的夜晚背景音乐和星空图片来增强视觉和听觉体验。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 "wait for the right moment to act again" 或 "bide one's time and strike again"。这些表达虽然在字面上略有不同,但传达的含义与 待机再举 相似。
待机再举 这个词汇强调了时机和策略在行动中的重要性。它提醒我们在面对挑战时,有时需要耐心等待和精心策划,而不是盲目行动。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个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有效地传达策略性和耐心等待的思维方式。
他曾妄想……保住残部待机再举。
1. 【待】 [口语]暂时停留,逗留,迟延 [口语]无目的地消磨时间或在某处逗留
2.
【机】
木名。桤木树。
【引证】
《说文》-机,机木。从木,几声。 、 《山海经·北山经》。注:“似榆,可烧,以粪稻田。”-单狐之山多机木。 、 左思《蜀都赋》-春机杨柳。
几案,小桌子。 同: 几
【引证】
《易·涣》。注:“承物者也。”-奔其机。 、 《庄子·秋水》-公子牟隐机大息,仰天而笑。 、 《左传·昭公元年》-围巾几(机)筵。
【组词】
机杖、 机案、 机筵、 机榻
3.
【再】
(会意。小篆:从一,冓(gòu)省。“冓”是“构”的初文,甲骨文字形,象两部分材木架起的样子。本义:第二次)。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冓者,加也。对耦之词曰二,重叠词曰再。-再,一举而二也。 、 《周礼·司刺》-再刺再宥再赦。 、 《周礼·巾车》-樊缨十有再就。 、 《礼记·玉藻》-酒肉之赐弗再拜。 、 《礼记·儒行》。注:“犹不更也。”-过言不再。 、 《左传·庄公十年》-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再战而烧夷陵。 、 《后汉书·张衡传》-再迁为太史令。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敌枪再击。 、 清·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再则曰老大帝国。
【组词】
再录一堂、 再速、 再二、 再之、 再眠
4.
【举】
(形声。小篆字形,从手,舉(yǔ)声。本义:双手托物)。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举,对举也。 、 《广韵》-举,擎也。 、 《庄子·逍遥游》-其坚不能自举也。 、 《史记·项羽本纪》-举所佩玉玦。
【组词】
举桉、 举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