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4:52: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4:52:50
“不待蓍龟”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不需要用蓍草和龟甲来占卜”,比喻事情非常明显或容易判断,不需要复杂的预测或推测。这个成语强调的是事情的显而易见和无需多虑。
在文学作品中,“不待蓍龟”常用来形容情节的发展或人物的行为非常明显,读者或观众一眼就能看穿。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以用来表达对某件事情结果的确定性,或者对某人行为的预见性。在专业领域,如法律或商业分析中,这个成语可以用来描述某个决策的明显正确性或某个趋势的不可逆转性。
“不待蓍龟”源自古代的占卜文化,蓍草和龟甲是古代常用的占卜工具。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意义逐渐从字面上的占卜不需要,演变为比喻事情的明显和无需多虑。
在**传统文化中,占卜是一种重要的决策辅助手段。因此,“不待蓍龟”这个成语反映了人们对事物发展趋势的直觉判断和对复杂情况的简化处理。
这个成语给人一种确定和安心的感觉,因为它传达了一种事情已经明了,无需再猜测的情感。它让人联想到清晰和简洁的决策过程。
在日常生活中,我可能会在讨论某个明显的事实或结果时使用这个成语,比如在预测天气或讨论体育比赛结果时。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春风不待蓍龟,绿了江南岸。”
视觉上,这个成语可能让人联想到古代占卜的场景,龟甲和蓍草的图像。听觉上,可能让人联想到古代占卜时的神秘咒语或仪式音乐。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It's as clear as day”或“It's obvious”,虽然这些表达没有直接的文化对应,但它们传达了相似的意义,即事情的明显和无需多虑。
“不待蓍龟”这个成语不仅丰富了汉语的表达方式,也反映了古代文化对现代语言的影响。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样的成语可以增加语言的深度和丰富性。
1.
【不】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引证】
《韩非子·喻老》-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 《战国策·赵策》-老妇不闻也。 、 唐·杜甫《兵车行》-被驱不异犬与鸡。 、 明·魏禧《大铁椎传》-后遂不复至。
【组词】
不会、 不大、 不一定、 不古、 不勾、 不才、 不才之事
2. 【待】 [口语]暂时停留,逗留,迟延 [口语]无目的地消磨时间或在某处逗留
3.
【蓍】
蓍草 。古代常以其茎用作占卜。
【引证】
《说文》-蓍,蒿属。从草,耆声。生千岁三百茎。 、 《尚书大传》-蓍,百年一本生百茎。 、 《易·说卦传》-幽赞于神明而生蓍。 、 《诗·曹风·下泉》-冽彼下泉,浸彼苞蓍。 、 《龟·系辞》-成天下之亹亹者,莫大乎著龟。
【组词】
蓍龟、 蓍蔡、 蓍簪、 蓍艾、 蓍草
4. 【龟】
1. 【不待蓍龟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