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5:46: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5:46:30
“勿剪之惠”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不要剪断的恩惠”。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一种持续不断、源源不断的恩惠或好处,强调这种恩惠是连续的、不间断的,就像不应该被剪断一样。
在文学作品中,“勿剪之惠”常用来形容自然界的恩赐,如河流的滋润、阳光的照耀等,这些恩惠是持续不断的,对生命至关重要。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某人持续给予的帮助或好处,强调这种帮助是长期的、不间断的。在专业领域,如生态学或环境科学中,这个成语可以用来描述自然资源的可持续性。
同义词:源源不断、持续不断、绵绵不绝 反义词:一刀两断、断断续续、时有时无
“勿剪之惠”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但它体现了汉语中对自然和持续性恩惠的重视。在古代文学中,这个成语可能用来形容自然界的恩赐,随着时间的推移,它的应用范围扩大到了人际关系和社会活动中。
在**文化中,持续性和稳定性被高度重视。因此,“勿剪之惠”这个成语反映了这种文化价值观,强调恩惠的连续性和不可中断性。在社会背景中,这个成语常用来赞扬那些长期、持续为社会或他人做出贡献的人。
这个成语给人以温暖和安全感,因为它描绘了一种持续的、可靠的恩惠。它让人联想到稳定的关系、持续的支持和不断的关爱。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遇到一位老师,他对学生的关心和支持就像勿剪之惠,无论何时何地,他总是愿意提供帮助和指导。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如同勿剪之惠,阳光洒满大地,温暖每一颗心。”
视觉上,这个成语可能让人联想到一条不断流淌的河流,或者一棵枝繁叶茂的树。听觉上,可能让人想到持续不断的雨声或风声。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uninterrupted blessing”或“continuous favor”,但这些表达没有“勿剪之惠”那种诗意和深远的文化内涵。
“勿剪之惠”这个成语不仅描绘了一种持续的恩惠,还体现了对连续性和稳定性的文化重视。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这个成语提醒我要珍惜那些持续不断的支持和关爱,并在我的行为中体现出这种连续性。
体公刘之德,行勿剪之惠。
1.
【勿】
(象形。据甲骨文,像一树旗。右边是柄,左边是飘带。本义:州里所建旗帜) 古代大夫、士所建旗帜,半赤半白,用来麾集人众。
【引证】
《说文》。段玉裁注:“‘州里’当作‘士大夫’。”-勿,州里所建旗,…杂帛,幅半异。所以趣民。
不。
【引证】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欲勿予。 、 《孟子·告子上》-贤者能勿丧。 、 宋·苏洵《六国论》-齐人勿附于秦。 、
2.
【剪】
(形声。从刀,前声。本义:用剪刀铰断)。
同本义。本作“前”,通作“翦”,俗作“剪”。
【引证】
《说文》-剪,齐断也。 、 《诗·召南·甘棠》-勿剪勿伐。
【组词】
剪截铺、 剪筒、 剪直、 剪断、 剪鬃
3.
【之】
(会意。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本义:出,生出,滋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之,出也。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有所之,一者,地也。 、 《礼记》。俞樾平议:“此之字乃其本义。未之者,未出也。”-如语焉而未之然。
4.
【惠】
(会意。从心,从叀(zhuān)。本义:仁爱)。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惠,仁也。 、 《周书·谥法》-爱民好与曰惠。柔质慈民曰惠。 、 《孟子》-分人以财谓之惠。 、 《贾子道术》-心省恤人谓之惠。 、 《资治通鉴》-孙讨虏聪明仁惠。 、 《韩非子·内储说上》-夫慈者不忍,而惠者好与也。 、 《论语·公冶长》-其养民也惠。 、 明·高启《书博鸡者事》-彭有守多惠政。
【组词】
惠声、 惠育、 惠化、 惠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