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6 14:52: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6 14:52:51
弃婴:指被父母或其他监护人遗弃的婴儿。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指那些被抛弃、无人照顾的新生儿或幼童。
弃婴一词在中文中历史悠久,其词源直接反映了其含义——被遗弃的婴儿。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个词的用法和含义也在不断演变,但其核心意义始终围绕着被遗弃的儿童。
在**传统文化中,弃婴往往与道德沦丧、社会不公联系在一起。在现代社会,弃婴问题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政府和社会组织都在努力通过立法和福利政策来减少这一现象。
弃婴这个词往往带有一种悲伤和无助的情感。它让人联想到孤立无援的婴儿,以及那些因为各种原因无法得到父母关爱的孩子。这种联想可能会激发人们的同情心和责任感。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参与过一个志愿活动,帮助一个弃婴找到了一个充满爱的家庭。这个经历让我深刻理解到,每一个生命都值得被珍惜和爱护。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弃婴”:
在寂静的夜,星光下,
一个弃婴,无声地哭泣。
命运的笔,未曾写下,
他的故事,等待谁来续。
弃婴这个词可能会让人联想到孤儿院的画面,或者是婴儿哭泣的声音。这些视觉和听觉的联想增强了词汇的情感深度。
在不同的文化中,弃婴的现象都存在,但其背后的原因和社会反应可能大相径庭。例如,在一些文化中,弃婴可能被视为一种不得已的选择,而在其他文化中,这可能被视为严重的犯罪。
弃婴这个词不仅仅是一个描述性的词汇,它还承载着深刻的社会和文化意义。通过对这个词的学和分析,我更加意识到作为社会成员,我们有责任去关注和改善那些被遗弃儿童的生活状况。在语言学和表达中,这个词提醒我们要有同情心和责任感,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1.
【弃】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是个头向上的婴孩,三点表示羊水,头向上表示逆产。中间是只簸箕 ,下面是两只手。合起来表示将不吉利的逆产儿倒掉之意。小篆写法大同小异。本义:扔掉;抛弃)。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弃者,不孝子人所弃也。”-弃,捐也。 、 《左传·僖公二十二年》-天之弃商也久矣。 、 王粲《七哀》-抛子弃草间。 、 苏洵《六国论》-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敌弃炮仓皇遁。 、 清·袁枚《黄生借书说》-子孙弃者。 、 清·周容《芋老人传》-弃其妇。 、 《广东军务记》-弃甲投戈。 、
2.
【婴】
(会意。从女,賏(yīng)。“賏”是颈项链。本义:妇女颈饰,似现代的项链)。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婴,颈饰也。 、 《释名》-喉下称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