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1:59: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1:59:04
江心补漏 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在江心修补漏洞”,比喻在事情已经发生并造成损害后才采取补救措施。这个成语强调了预防的重要性,暗示了事后补救往往不如事前预防有效。
这个成语出自《左传·宣公十五年》:“江心之漏,非一日之寒也。”原意是指江心的漏洞不是一天形成的,后来逐渐演变成现在的含义,强调事后补救的无效性。
在传统文化中,这个成语强调了预防和提前规划的重要性,与“未雨绸缪”等成语共同构成了文化中对风险管理和预防的重视。
这个成语给人一种无奈和被动的感觉,因为它揭示了人们在面对问题时的迟钝和反应迟缓。它提醒我们在生活中要更加主动和预防性地处理问题。
在个人生活中,我曾遇到过因为拖延而导致的紧急情况,比如工作截止日期临近时才开始匆忙完成任务,这种经历让我深刻理解了“江心补漏”的含义。
在诗歌中,可以将“江心补漏”比喻为人生中的后悔和遗憾:
江心补漏难挽回,
岁月如梭不复回。
未雨绸缪方为道,
人生路上少遗憾。
想象一幅画面:一个人站在汹涌的江水中,试图用破旧的木板修补一个巨大的漏洞,水流不断冲击着他,这个场景生动地体现了“江心补漏”的艰难和无效。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closing the barn door after the horse has bolted”,意思是在事情发生后才采取措施,与“江心补漏”有相似的含义。
通过学*和分析“江心补漏”这个成语,我更加明白了预防和提前规划的重要性。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们应该尽量避免这种被动和无效的行为,采取更加积极和主动的策略来应对可能出现的问题。
王铚续义山杂纂,载不济事四十一条,其一曰~。
1.
【江】
(形声。从水,工声。本义:长江的专称)。
同本义。
【引证】
、 《诗·周南·汉广》-江之永矣。 、 《诗·小雅·四月》-滔滔江汉。 、 温庭筠《送人东归》-江上几人在,天涯孤棹还。 、 杜甫《秋兴八首》-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组词】
江汉、 江水、 江左烟霞、 江陵
2.
【心】
(象形。据甲骨文和小篆,中间像心;外面像心的包络。本义:心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在肺之下,膈膜之上,着脊第五椎。形如莲蕊,上有四系,以通四脏。心外有赤黄裹脂,谓之心包络。-心,人心也。在身之中,象形。 、 《吕氏春秋》-其祀中霤,祭先心。 、 方苞《狱中杂记》-顺我,即先刺心;否则,四肢解尽,心犹不死。
【组词】
心腹之病、 心上刃、 心肝肐蒂、 心气、 心系、 心脾
3.
【补】
(形声。从衣,甫声。本义:补衣服)。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补,完衣也。 、 《吕氏春秋·顺说》-田赞衣补衣。 、 唐·白居易《村居卧病》-补褐防寒岁。
【组词】
补衣;补袜;补衬、 补衣
4.
【漏】
(形声。从水,屚(lòu)声。本义:漏壶的简称。古代滴水计时的仪器)。
同本义。
【引证】
《马稚暨妻张氏墓志》-漏尽钟鸣,箭驰风追。 、 《说文》。按:这就是铜壶滴漏的“漏”。-漏,以铜受水,刻节。 、 《文选·左思·魏都赋》-晷漏肃唱。 、 《华严经音义下引文字集略》-漏刻,谓以筒受水,刻节,昼夜百刻也。
【组词】
漏下、 漏永更长、 漏尽钟鸣、 漏夜、 漏板、 漏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