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5:22: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5:22:06
“不弃故旧”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不抛弃老朋友或旧事物”。它强调的是对过去关系的忠诚和珍惜,即使在面对新环境或新机遇时也不忘旧情。
“不弃故旧”这个词汇源自**传统文化,强调人际关系中的忠诚和稳定性。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在现代汉语中仍然保持着其核心意义,但在使用上可能更加灵活和广泛。
在**文化中,“不弃故旧”体现了儒家思想中的“仁义”和“忠诚”,是社会关系和人际交往中的重要价值观。在社会变迁中,这种价值观有助于维护社会稳定和人际和谐。
这个词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温暖和安心,因为它代表了人与人之间的深厚情感和不变的承诺。在思考和表达中,它提醒我要珍惜和维护与人的关系。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见证过朋友之间的“不弃故旧”,即使在时间和空间的距离下,他们依然保持着深厚的友谊和相互支持。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岁月如歌,不弃故旧,友谊之树,常青不败。”
想象一幅画面:两个白发苍苍的老人坐在公园的长椅上,回忆着过去的点点滴滴,这场景让人感受到“不弃故旧”的温馨和深沉。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价值观可以用“loyalty”和“nostalgia”来表达,虽然具体表达方式和侧重点可能有所不同,但核心的情感和价值观是相通的。
“不弃故旧”这个词汇在我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帮助我理解和表达人际关系中的忠诚和珍惜,也让我在跨文化交流中更好地理解和尊重不同的价值观。
故旧无大故,则不弃也;不求备于一人。
1.
【不】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引证】
《韩非子·喻老》-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 《战国策·赵策》-老妇不闻也。 、 唐·杜甫《兵车行》-被驱不异犬与鸡。 、 明·魏禧《大铁椎传》-后遂不复至。
【组词】
不会、 不大、 不一定、 不古、 不勾、 不才、 不才之事
2.
【弃】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是个头向上的婴孩,三点表示羊水,头向上表示逆产。中间是只簸箕 ,下面是两只手。合起来表示将不吉利的逆产儿倒掉之意。小篆写法大同小异。本义:扔掉;抛弃)。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弃者,不孝子人所弃也。”-弃,捐也。 、 《左传·僖公二十二年》-天之弃商也久矣。 、 王粲《七哀》-抛子弃草间。 、 苏洵《六国论》-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敌弃炮仓皇遁。 、 清·袁枚《黄生借书说》-子孙弃者。 、 清·周容《芋老人传》-弃其妇。 、 《广东军务记》-弃甲投戈。 、
3.
【故】
(形声。从攴(pū),古声。从“攴”,取役使之意。本义:缘故,原因)。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故,使为之也。 、 《易·系辞传》-又明于忧患与故。 、 《礼记·礼运》-则是无故。 、 《国语·楚语》-夫有其故。 、 《左传·庄公十年》-既克,公问其故。 、 《史记·陈涉世家》-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 《史记·李将军列传》-广行取胡儿弓,射杀追骑,以故得脱。
【组词】
借故、 无故
4. 【旧】 (形声。甲骨文字形,上面是“萑”(huān),鸱鸟类;下面是“臼”,作声符。本义:鸟名)。 鸺鶹,即猫头鹰。
1. 【不弃】 无故
2. 【故旧不弃成语接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