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2:44: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2:44:25
弃学 的字面意思是指放弃学业,不再继续学。基本含义是指学生或学者主动或被动地停止接受教育或学*活动。
“弃学”一词由“弃”和“学”两个汉字组成。在古代汉语中,“弃”意味着放弃或抛弃,“学”则指学或教育。随着时间的推移,“弃学”逐渐被用来描述停止学的行为。
在**传统文化中,教育被视为改变命运的重要途径,因此“弃学”往往带有负面含义。在现代社会,随着教育观念的变化,人们开始更加理解和支持个人根据自身情况做出的选择。
“弃学”一词可能引发人们对个人前途、家庭责任和社会期望的复杂情感。它可能让人联想到牺牲、勇气或无奈。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遇到一个朋友因为对音乐的热爱而选择弃学,最终成为了一名成功的音乐家。这个故事让我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追求自己梦想的权利。
在诗歌中,“弃学”可以被用来表达对自由和梦想的追求:
在书本的海洋里,我选择了弃学,
不是逃避,而是追寻心中的歌。
每一根琴弦,都是我自由的翅膀,
飞向那无垠的天空,不再回头。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学生在图书馆的书架间徘徊,最终放下书本,走向外面的世界。音乐方面,可以选择一首充满探索和自由精神的歌曲,如Bob Dylan的《The Times They Are A-Changin'》。
在英语中,“弃学”可以对应为“drop out”或“quit school”。在不同文化中,对弃学的态度和看法可能有所不同,但普遍存在对教育重要性的共识。
“弃学”是一个复杂且多维的词汇,它不仅涉及个人选择,还与社会、文化和经济因素紧密相关。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弃学”的深层含义有助于我更全面地看待教育和人生选择。
1.
【弃】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是个头向上的婴孩,三点表示羊水,头向上表示逆产。中间是只簸箕 ,下面是两只手。合起来表示将不吉利的逆产儿倒掉之意。小篆写法大同小异。本义:扔掉;抛弃)。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弃者,不孝子人所弃也。”-弃,捐也。 、 《左传·僖公二十二年》-天之弃商也久矣。 、 王粲《七哀》-抛子弃草间。 、 苏洵《六国论》-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敌弃炮仓皇遁。 、 清·袁枚《黄生借书说》-子孙弃者。 、 清·周容《芋老人传》-弃其妇。 、 《广东军务记》-弃甲投戈。 、
2.
【学】
(形声。本作“壆”,象双手构木为屋形。后作声符,加“子”为义符。子,孩子。小孩子是学习的主体。本义:学习)。
同本义。
【引证】
《广雅》-学,识也。 、 《礼记·中庸》-好学近乎知。 、 《礼记·文王世子》-念终始典于学。 、 《尚书大传》-学,效也。近而愈明者学也。 、 《庄子·庚桑楚》-学者,学其所不能学也。 、 《后汉书·列女传》-远寻师学。 、 《论语》-学而时习之。 、 清·刘开《问说》-学即继以问也。
【组词】
学书、 学学乖、 学理论;学技术;好学;苦学;教学相长;学文、 学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