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6:30: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6:30:35
“学贵有恒”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学的过程中,持之以恒是非常重要的。它强调了学的持续性和坚持不懈的态度。
在文学中,这个词汇可能出现在鼓励人们坚持学的文章或诗歌中。在口语中,家长或老师可能会用这个词汇来激励学生保持学的动力。在专业领域,教育学者或心理学家可能会引用这个词汇来讨论学*动机和持久性的重要性。
同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在于表达的侧重点不同,但都强调了持续性和毅力。反义词则表达了放弃或不稳定的概念。
“学贵有恒”这个词汇源自*古代的儒家思想,强调学的持续性和恒心。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被广泛应用于鼓励人们坚持学*和工作的语境中。
在**文化中,持之以恒被视为一种美德,尤其是在教育和职业发展方面。这个词汇反映了社会对持续努力和毅力的重视。
这个词汇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积极和鼓舞的。它让我联想到那些通过不懈努力取得成功的人,激励我在面对困难时保持坚持。
在我的学*经历中,我曾多次遇到挑战,但每当我想起“学贵有恒”这个词汇时,我就会重新振作起来,继续努力。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学海无涯苦作舟,
贵在坚持不懈求。
有恒心者事竟成,
恒心铸就辉煌路。
结合图片,我可以想象一个学生在图书馆里孜孜不倦地学*,或者一个登山者在攀登高峰时的坚持不懈。在音乐方面,我可以联想到激励人心的背景音乐,如电影《勇闯夺命岛》的配乐。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Persistence pays off”或“Constant dripping wears away the stone”,都强调了持续努力的重要性。
“学贵有恒”这个词汇对我来说是一个重要的提醒,它教会我在学和其他领域中保持坚持和毅力。在语言学和表达中,这个词汇帮助我形成了积极的态度和行为*惯。
善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有恒者,斯可矣。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难乎有恒矣。
1.
【学】
(形声。本作“壆”,象双手构木为屋形。后作声符,加“子”为义符。子,孩子。小孩子是学习的主体。本义:学习)。
同本义。
【引证】
《广雅》-学,识也。 、 《礼记·中庸》-好学近乎知。 、 《礼记·文王世子》-念终始典于学。 、 《尚书大传》-学,效也。近而愈明者学也。 、 《庄子·庚桑楚》-学者,学其所不能学也。 、 《后汉书·列女传》-远寻师学。 、 《论语》-学而时习之。 、 清·刘开《问说》-学即继以问也。
【组词】
学书、 学学乖、 学理论;学技术;好学;苦学;教学相长;学文、 学古
2.
【贵】
(形声。小篆字形,从贝,臾(guì)声。从“贝”,表示与钱物有关。本义:物价高,与“贱”相对)。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贵,物不贱也。 、 《国语·晋语》-贵货而贱土。 、 《老子》-不贵难得之货。 、 《左传·昭公三年》-国之诸市,屦贱踊贵。 、 《汉书·食货志上》-遂白令边郡皆筑仓,以谷贱时增其贾(价)而籴,以利农,谷贵时减贾而粜,名曰常平仓。
【组词】
春雨贵如油;昂贵、 贵腾、 贵踊、 贵贾
3. 【有】
4.
【恒】
(会意。金文,从心,从月,从二。“二”,表示天地。本义:永久,永恒)。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恒,常也。 、 《易·序卦传》-恒者,久也。 、 《易·系辞下传》-恒,德之固也。 、 《诗·小雅·小明》-无恒安处。 、 唐·柳宗元《柳河东集》-以求其恒。
【组词】
恒牙、 恒风、 恒舞、 恒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