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7:22: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7:22:27
“学道”这个词汇在中文里通常指的是学*道理、哲学或**教义。它强调的是对深层次知识、智慧或精神层面的追求和理解。
在文学中,“学道”可能被用来描述一个人对生命意义的探索,如在古典文学中描述士人追求道德和智慧的过程。在口语中,这个词可能被用来指代对某种哲学或*的学。在专业领域,如研究或哲学,它可能特指对特定教义或哲学体系的学*和研究。
同义词中的“求道”和“修道”都强调了对某种道路或真理的追求,而“悟道”则更侧重于对道理的领悟。反义词则反映了缺乏对道理的理解或追求。
“学道”一词源自古代汉语,其中“学”指学,“道”可以指道路、方法、道理或教义。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含义逐渐固定在指代对深层次知识或教义的学。
在传统文化中,“学道”常常与儒家、道家或佛家的修行联系在一起,反映了古代社会对道德修养和精神追求的重视。
“学道”这个词给我带来一种深沉和宁静的情感反应,它让我联想到对生命深层次问题的探索和对精神世界的追求。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遇到一位老师,他一生致力于学道和传播**教义,他的生活和教诲对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学道”:
在静谧的山林间,我学道,
寻求那超越言语的真理,
心灵的灯塔,指引我前行,
在无常的世界中,寻找永恒。
想象一幅画面:一位学者坐在古老的图书馆中,周围是堆积如山的书籍,他的眼神专注而深邃。这样的场景可以很好地代表“学道”的视觉联想。听觉上,可以联想到古琴的悠扬声音,象征着内心的平静和对知识的追求。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pursuit of wisdom”或“spiritual quest”,它们都表达了类似的对智慧和精神层面的追求。
“学道”这个词对我来说,不仅仅是一个词汇,它代表了一种对生命深层次问题的探索和对精神世界的追求。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它提醒我要不断追求知识和智慧,以丰富我的内心世界。
1.
【学】
(形声。本作“壆”,象双手构木为屋形。后作声符,加“子”为义符。子,孩子。小孩子是学习的主体。本义:学习)。
同本义。
【引证】
《广雅》-学,识也。 、 《礼记·中庸》-好学近乎知。 、 《礼记·文王世子》-念终始典于学。 、 《尚书大传》-学,效也。近而愈明者学也。 、 《庄子·庚桑楚》-学者,学其所不能学也。 、 《后汉书·列女传》-远寻师学。 、 《论语》-学而时习之。 、 清·刘开《问说》-学即继以问也。
【组词】
学书、 学学乖、 学理论;学技术;好学;苦学;教学相长;学文、 学古
2.
【道】
(形声。从辵(chuò),首声。本义:供行走的道路)。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道,所行道也。 、 《尔雅》-一达谓之道。 、 《易·履》-道坦坦。 、 《周礼·地官·遂人》。注:“途容车一轨道容二轨,路容三轨。”-百夫有洫,洫上有途,千夫有浍,浍上有道,万夫有川,川上有路。 、 《老子》五十三章-大道甚夷,而民好径。 、 《论语·阳货》-道听而途说。 、 《史记·项羽本纪》-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 、 《山海经·海外北经》-道渴而死。 、 《史记·陈涉世家》-今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组词】
大道,问道于盲;要道;人行道;车道;康庄大道;道友、 道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