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3:19: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3:19:49
词汇“学语”的深入学习和分析:
“学语”字面意思是指学习语言,特别是指儿童学习说话的过程。基本含义涉及语言习得,包括发音、词汇、语法等方面的学习。
“学语”由“学”和“语”两个字组成,源自古代汉语,至今含义基本保持不变。在古代文献中,也有类似的表达,如“学言”。
在许多文化中,儿童学语被视为成长的重要里程碑,家庭和社会对此给予高度关注和庆祝。
“学语”让人联想到温馨的家庭场景,儿童的天真无邪和成长的喜悦。它也可能唤起人们对语言多样性和文化传承的思考。
在个人生活中,观察和帮助孩子学语是一个充满乐趣和挑战的过程,见证他们从简单的音节到复杂句子的进步,是一种深刻的情感体验。
在诗歌中,“学语”可以被用来象征新生和希望,如:
晨曦中,婴儿的学语,
是新世界的呼唤,
每一个音节,
都是未来的种子。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婴儿在父母的引导下学习说话的温馨场景。听觉上,可以联想到婴儿咿呀学语的声音,充满纯真和希望。
在不同文化中,“学语”的概念相似,但具体的语言习得过程和方法可能有所不同。例如,某些文化可能更注重口语的早期发展,而其他文化可能更重视书面语言的学习。
“学语”是一个充满生命力和教育意义的词汇,它不仅涉及语言的习得,还关联到文化传承和个人成长。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学语”的概念,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欣赏语言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1.
【学】
(形声。本作“壆”,象双手构木为屋形。后作声符,加“子”为义符。子,孩子。小孩子是学习的主体。本义:学习)。
同本义。
【引证】
《广雅》-学,识也。 、 《礼记·中庸》-好学近乎知。 、 《礼记·文王世子》-念终始典于学。 、 《尚书大传》-学,效也。近而愈明者学也。 、 《庄子·庚桑楚》-学者,学其所不能学也。 、 《后汉书·列女传》-远寻师学。 、 《论语》-学而时习之。 、 清·刘开《问说》-学即继以问也。
【组词】
学书、 学学乖、 学理论;学技术;好学;苦学;教学相长;学文、 学古
2.
【语】
告诉,使知道。
【引证】
《左传·隐公元年》-公语之故,且告之悔。 、 《论语·阳货》-吾语女。 、 《三国志·方使传》-若引其许,若至,语人。 、 晋·干宝《搜神记》-夫语妻曰:“为王作剑,三年乃成…往必杀我。” 、 清·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贫者语于富者曰…
【组词】
语言、 语其友;不以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