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8:00: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8:00:18
“七贵五侯”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指的是七个显贵和五个诸侯。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权贵众多,或者指代社会上层人士的聚集。
在文学作品中,“七贵五侯”常用来描绘一个繁华盛世或者权贵云集的场景,如在描述古代宫廷或贵族聚会时。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能被用来形容某个场合或活动中有很多有影响力的人物。在专业领域,如历史学或社会学中,这个成语可能被用来分析社会结构或权力分布。
“七贵五侯”这个成语的来源并不十分明确,但它反映了古代社会对权力和地位的重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使用逐渐泛化,不仅仅局限于字面意义上的七个显贵和五个诸侯,而是扩展到任何有权有势的人群。
在**传统文化中,权贵和诸侯是社会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个成语反映了古代社会对等级和地位的重视,以及权力集中的现象。在现代社会,这个成语仍然被用来描述那些掌握重要资源和影响力的人群。
这个成语可能带给人一种权力和财富集中的印象,有时也可能引发对社会不平等的反思。在个人表达中,使用这个成语可以传达对某个场合或社会现象的深刻观察。
在现实生活中,我曾在一次高端商务会议上听到有人用“七贵五侯”来形容与会者的身份和地位,这让我对这个成语有了更直观的理解。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七贵五侯聚一堂,金樽玉盏映月光。”
想象一幅画面:在一个华丽的宫殿中,七位显贵和五位诸侯围坐在一张巨大的圆桌旁,桌上摆满了珍馐美味,周围是华丽的装饰和柔和的灯光。这样的场景可能会伴随着古典音乐,增添一种庄重而优雅的氛围。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权贵和贵族”(nobles and aristocrats),但“七贵五侯”这个成语更具有**特色,反映了东方社会对数字和象征意义的重视。
通过对“七贵五侯”这个成语的学和分析,我更加理解了它在描述社会结构和权力分布中的作用。这个成语不仅丰富了我的汉语词汇,也让我对社会现象有了更深的思考。在未来的语言学和表达中,我会更加注意成语的恰当使用,以增强表达的准确性和深度。
1.
【七】
(指事。从一ㄣ。画以纪数。本义:六加一的和)。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七,阳之正也。从一,微阴从中斜出也。 、 《礼记·月令》-其数七。 、 《汉书·律历志》-七者,天地四时人之始也。 、 《大戴礼记·易本命》-七主星。 、 《易·既济》。虞注:“震为七。”-七日得。 、 《周礼·考工记》-凡攻木之工七。 、 《诗·邶风·凯风》-有子七人。
【组词】
七宝、 七出、 七年、 七秩、 七雄
2.
【贵】
(形声。小篆字形,从贝,臾(guì)声。从“贝”,表示与钱物有关。本义:物价高,与“贱”相对)。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贵,物不贱也。 、 《国语·晋语》-贵货而贱土。 、 《老子》-不贵难得之货。 、 《左传·昭公三年》-国之诸市,屦贱踊贵。 、 《汉书·食货志上》-遂白令边郡皆筑仓,以谷贱时增其贾(价)而籴,以利农,谷贵时减贾而粜,名曰常平仓。
【组词】
春雨贵如油;昂贵、 贵腾、 贵踊、 贵贾
3.
【五】
(五,会意。从二,从乂。“二”代表天地,“乂”表示互相交错。本义:交午,纵横交错)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五,阴阳在天地之间交午也。 、 《诗·齐风·南山》-葛屦五两。 、 《诗·召南·羔羊》-羔羊之皮,素丝五紽。
四加一的和。
【引证】
《广韵》-五,数也。 、 《书·舜典》-五载一巡守。 、 唐·李朝威《柳毅传》-塞其五山。 、 宋·苏洵《六国论》-五战于秦。 、 明·宗臣《报刘一丈书》-起则五六揖。 、 清·方苞《狱中杂记》-监五室。
4. 【侯】 ——“闽侯”(Mǐnhòu):中国东南部福建省的一个县,东邻福州市。
1. 【七贵】 贵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