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4:13: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4:13:02
词汇“亡地”在汉语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常用的词汇,因此对其进行深入分析时,我们需要从有限的资料中提取信息。
“亡地”字面意思指的是已经无人居住或被废弃的土地。它通常用来描述那些因为战争、自然灾害、经济衰退或其他原因而被遗弃的地方。
在文学作品中,“亡地”可能被用来营造一种荒凉、悲凉的氛围,象征着衰败和失落。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除非是在讨论历史遗迹或废弃的社区时。在专业领域,如历史学、考古学或地理学中,可能会使用这个词汇来描述特定的研究对象。
由于“亡地”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关于其词源和演变的详细资料较少。它可能是由“亡”(失去、死亡的意思)和“地”(土地的意思)组合而成,表示失去生命的土地。
在某些文化中,亡地可能被视为不祥之地,与死亡和毁灭联系在一起。在社会背景中,亡地的存在可能反映了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以及社会变迁对特定地区的影响。
提到“亡地”,可能会让人联想到荒凉、孤独和失落。它可能唤起对过去辉煌的怀念,以及对当前荒废状态的悲哀。
由于“亡地”不是一个日常使用的词汇,个人可能很少有机会直接使用它。然而,在讨论历史遗迹或废弃的社区时,可能会间接涉及到这个概念。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亡地”来描绘一种荒凉的美感:
在这片亡地,
风声呼啸,
昔日的繁华,
化作尘土飞扬。
视觉上,亡地可能让人联想到荒芜的土地、废弃的建筑和孤独的树木。听觉上,可能是风穿过空旷空间的呼啸声,或者是远处传来的模糊回声。
在不同语言中,可能会有类似的词汇来描述被遗弃的土地,但其具体用法和文化内涵可能会有所不同。
“亡地”这个词汇虽然不常见,但它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视觉和情感形象,可以用来表达衰败和失落。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丰富地描绘世界,增强语言的表现力。
1.
【亡】
古同“无”。
没有。 同: 无
【引证】
《列子·汤问》-河曲智叟亡以应。 、 《诗·唐风·葛生》-予美亡此,谁与独处。 、 《仪礼·士丧礼》-亡则以缁,长半幅。 、 《论语·子张》-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 、 《孟子·尽心上》-人莫大焉亡亲戚君臣上下。 、 《汉书·李广苏建传》-自苦亡人之地。 、 、 《后汉书·列女传》-君子积学当日知其所亡。
2.
【地】
(形声。从土,也声。本义:大地)。
同本义,与“天”相对。
【引证】
《春秋·元命苞》-立字士力于一者为地。 、 《尔雅·释地》-土乙力为地。 、 《管子·形势解》-地生养万物。
【组词】
落地;天地;地角、 地宫、 地府、 地脉、 地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