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4:11: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4:11:08
“投传而去”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扔下传递的东西离开”。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在紧急情况下,为了快速离开而不得不放弃手中的物品或任务。
“投传而去”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可能是从古代战争中的实际行为演变而来。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逐渐固定,用于描述紧急情况下的迅速离开。
在**传统文化中,这个成语常与战争和紧急情况相关联,反映了古代社会对战争和灾难的应对方式。
这个成语给人一种紧迫和危机感,让人联想到紧急情况下的慌乱和无助。
在日常生活中,这个成语可能不常使用,但在描述紧急情况或危机时刻的行为时,仍可派上用场。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夜幕降临,风雨交加,他投传而去,留下一地的思念。”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人在风雨中匆忙离开的场景;结合音乐,可以选择紧张激烈的音乐来增强紧迫感。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flee in haste”或“leave in a hurry”,但这些表达没有“投传而去”那种特定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
“投传而去”这个成语虽然不常用,但它提供了一个描述紧急情况下的行为的生动方式。了解其历史和文化背景,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汉语成语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这样的成语可以增加表达的深度和丰富性。
以谏争不合,投传而去。
毅曰:“既能攫兽,又能杀鼠,何损于犬!”~。
1.
【投】
(会意。从手,从殳。殳(shū),古兵器。合起来表示手拿兵器投掷。本义:投掷)。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投,擿(掷)也。 、 《左传·昭公五年》-受其书而投之。 、 《诗·大雅·柳》-投我以桃。 、 《礼记·曲礼上》-毋投与狗骨。 、 《楚辞·招魂》-投之深渊些。 、 《汉书·贾谊传》-欲投鼠而忌器。 、 《史记·魏公子列传》-以肉投馁虎。 、 清·方苞《左忠毅公逸事》-作投击势。 、 《聊斋志异·狼三则》-投以骨。 、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孤羊投群狼。
【组词】
投兵、 投注、 投食、 投绂
2.
【传】
驿站所备的车。
【引证】
《左传·成公五年》-晋侯以传召伯宗。 、 《韩非子·外储说右上》-周公旦从鲁闻之,发急传而问之。(急传:特快的驿车) 、 《韩非子·爱臣》-非传非遽(驿马),载奇皮革,罪死不赦。
驿站;驿舍。
【引证】
《战国策·齐策五》-昔者赵氏袭卫,车舍人不休传。 、 《后汉书·陈忠传》-发人修道,缮理亭传。
【组词】
传车、 传吏、 传马、 传乘、 传宰
3.
【而】
才能。
【引证】
《墨子·尚同下》-然计天下之所以治者,何也?唯而以尚同一义为政故也。 、 《管子·枢言》。微而,犹无能。而、能古字通用-戒之戒之,微而异之。 、 《管子·小匡》-小白承天子之命而毋下拜。 、 《商君书·慎法》-不待我而有成事者也。
4.
【去】
(会意兼形声。甲骨文字形。上面是人(大),下面是口(或作“凵”),表示人离开洞口或坑坎而去。《说文》:“从大,凵声。”凵(qū)。本义:离开)。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去,人相违也。 、 《诗·魏风·硕鼠》-逝将去女,适彼乐土。 、 《春秋·庄公四年》-纪侯大去其国。 、 《谷梁传》-大去者,不遗一人之辞也。 、 《左传·襄公二十年》-武子去所。 、 《战国策·齐策》-不能相去。 、 唐·柳宗元《三戒》-乃去。 、 宋·欧阳修《归田录》-久而不去。 、 《聊斋志异·狼三则》-一狼径去。 、 清·魏禧《大铁椎传》-东向驰去。
【组词】
去离、 去任、 去住无门、 去来、 去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