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0:59: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0:59:57
“亡国破家”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国家灭亡,家庭破碎。它形容的是一种极端的灾难状态,通常用来描述战争、政治动荡或其他重大灾难导致的严重后果。
“亡国破家”这个成语源自**古代,反映了古代社会对国家和家庭稳定的重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的含义和用法基本保持稳定,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可能会有不同的强调点。
在文化中,国家和家庭的稳定被视为社会和谐的基础。因此,“亡国破家”这个词汇在社会中具有强烈的负面情感色彩,常用来警示和教育人们珍惜和平与稳定。
这个词汇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沉重和悲伤,它让我联想到历史的悲剧和人民的苦难。在使用这个词汇时,我会特别注意语境,避免不必要的负面影响。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在讨论历史课程时使用过这个词汇,用来描述古代战争对普通家庭的影响。这个词汇帮助我更深刻地理解了历史**的严重性。
在创作一首关于历史的诗歌时,我可能会这样使用:“在那亡国破家的岁月里,英雄的血泪洒满了大地。”
想象一幅描绘战乱中家庭破碎的画面,或是听到一首悲壮的古典音乐,都能很好地唤起“亡国破家”的视觉和听觉联想。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表达可能包括“nation destroyed, family shattered”(英语)或“país destruido, familia destrozada”(西班牙语),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传达的情感和意义相似。
“亡国破家”这个词汇在我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性,它不仅帮助我理解历史和社会,还让我在表达时更加精确和富有情感。通过深入学和分析这个词汇,我更加意识到语言的力量和文化的影响。
屈原行吟泽畔,曰:‘安得皋陶而察之!’夫人君莫不欲求贤以自辅,任能以治国,然牵于流说,惑于道谀,是以贤圣蔽掩,而谗佞用事,以此亡国破家,而贤士饥于岩穴也。
~皆有恨,捧心无语泪苏台。
1.
【亡】
古同“无”。
没有。 同: 无
【引证】
《列子·汤问》-河曲智叟亡以应。 、 《诗·唐风·葛生》-予美亡此,谁与独处。 、 《仪礼·士丧礼》-亡则以缁,长半幅。 、 《论语·子张》-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 、 《孟子·尽心上》-人莫大焉亡亲戚君臣上下。 、 《汉书·李广苏建传》-自苦亡人之地。 、 、 《后汉书·列女传》-君子积学当日知其所亡。
2.
【国】
(会意。从“囗”(wéi),表示疆域。从或(即“国”)。“或”亦兼表字音。本义:邦国)。
周代,天子统治的是“天下”,略等于现在说的“全国”。
【引证】
《说文》-国,邦也。 、 《周礼·太宰》。注:“大曰邦,小曰国。”-以佐王治邦国。 、 《周礼·大司马》。注:“国谓王之国;邦国,谓诸侯国也。”-方千里曰国畿,诅祝以叙国之信用,以资邦国之剂信。 、 《左传·隐公元年》-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 、 《论语·微子》-丘也闻有国有邦者。 、 《左传·庄公十年》-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 汉·贾谊《新书·过秦论上》-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
【组词】
齐国;晋国;郑国
3.
【破】
(形声。从石,皮声。本义:石头开裂;破碎,碎裂)。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破,石碎也。 、 李贺《李凭箜篌引》-石破天惊逗秋雨。 、 《史记·项羽本纪》-沉船、破甑。 、 《荀子·劝学》-卵破子死。 、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秦王恐其破璧。
【组词】
爆破、 破瓦、 破卵倾巢、 破剥、 破坠、 破溃、 破块
4.
【家】
词尾。
【组词】
成年家;整天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