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2:09: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2:09:50
词汇“亡失”的字面意思是指失去、丢失或遗失某物。它通常用来描述物品、信息或人的失踪,强调的是一种不可挽回的失去状态。
在文学中,“亡失”常用来营造一种悲伤或怀旧的氛围,如描述遗失的珍贵物品或逝去的时光。在口语中,这个词可能不太常用,人们更倾向于使用“丢失”或“遗失”。在专业领域,如考古学或历史学,“亡失”可能用来描述某些文物的遗失或历史记录的缺失。
同义词中,“丢失”和“遗失”更常用于日常对话,而“亡失”则带有更强烈的不可挽回的意味。
“亡失”一词源自古代汉语,其中“亡”意味着失去或死亡,“失”则是失去的意思。在古代文献中,这个词常用来描述人的死亡或物品的遗失。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使用范围有所扩大,但基本含义保持不变。
在**文化中,“亡失”常常与悲伤和遗憾联系在一起。它反映了人们对失去珍贵事物的哀悼和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在社会背景中,这个词也常用来警示人们珍惜现有的一切,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亡失”这个词给我带来一种沉重和哀伤的感觉。它让我联想到那些无法挽回的损失和逝去的美好时光,引发对珍惜当下的思考。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有一次重要的文件亡失,那次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亡失”的痛苦和无奈。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亡失”:
在那遥远的山谷,
一朵花儿亡失了它的芬芳,
随着风,飘向未知的远方。
视觉上,“亡失”让我联想到一幅描绘古老遗迹的画面,听觉上,可能是风吹过空旷山谷的回声,带有一种凄凉的美。
在英语中,“lost”可以对应“亡失”,但“lost”的使用更为广泛,不仅仅限于不可挽回的失去,还可以指暂时找不到或迷失方向。
“亡失”这个词在我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丰富了我的词汇量,还让我在描述失去和遗憾时更加精确和深刻。通过深入学这个词,我更加理解了珍惜和保护重要事物的重要性。
1.
【亡】
古同“无”。
没有。 同: 无
【引证】
《列子·汤问》-河曲智叟亡以应。 、 《诗·唐风·葛生》-予美亡此,谁与独处。 、 《仪礼·士丧礼》-亡则以缁,长半幅。 、 《论语·子张》-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 、 《孟子·尽心上》-人莫大焉亡亲戚君臣上下。 、 《汉书·李广苏建传》-自苦亡人之地。 、 、 《后汉书·列女传》-君子积学当日知其所亡。
2.
【失】
(形声。从手,乙声。表示从手中丢失。小篆字形。本义:失掉;丢失)。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在手而逸去为失。”-失,纵也。 、 《易·晋》-失得勿恤。 、 《礼记·礼运》。注:“犹去也。”-故人情不失。 、 《礼记·表记》。注:“失其容止之节也。”-君子不失足于人。 、 《周礼·师氏》。注:“失,失礼者也。”-掌国中失之事。 、 魏泰《东轩笔录》-塞翁失马,今未足悲。 、 《孟子·公孙丑下》-失道者寡助。 、 《资治通鉴》-累官故不失州郡也。 、 《孟子·告子上》-此之谓失其本心。
【组词】
失状、 失脱、 失国、 失鉴、 失瞻、 失翁马、 失民、 失本、 失正、 失名、 失合、 失偶、 失鹿、 失道、 失众、 失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