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6:27: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6:27:37
“亡室”这个词汇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的字面意思是“死亡的房间”或“已故之人的房间”。在古代汉语中,它可能指的是一个已经没有人居住的房间,或者是一个曾经有人居住但现在已经空置的房间,尤其是指因主人去世而空置的房间。
在文学作品中,“亡室”可能被用来营造一种哀伤、怀旧或神秘的氛围。例如,在描述一个古老家族的衰落时,可能会提到“亡室”来强调家族的没落和历史的沧桑。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几乎不会被使用,因为它带有较强的文学色彩和历史感。在专业领域,如历史学或考古学中,可能会使用这个词汇来描述某个历史遗址中的空置房间。
“亡室”这个词汇的词源较为古老,它反映了古代汉语中对于死亡和空置空间的描述。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的使用频率逐渐降低,现代汉语中更多地使用“空房”或“废屋”等词汇来表达类似的意思。
在*传统文化中,死亡是一个重要的主题,因此“亡室”这个词汇也带有一定的文化和社会背景。它可能与丧葬俗、家族观念以及对过去的怀念有关。
“亡室”这个词汇给人带来的情感反应通常是哀伤和怀旧。它可能让人联想到孤独、失落和历史的沧桑。
在个人生活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但如果在一个家族聚会中提到某个已故亲人的房间,可能会用到“亡室”来表达对逝去亲人的怀念。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亡室”来营造一种哀伤的氛围:
在那寂静的亡室里,
时光悄然流逝,
尘埃覆盖了往昔的欢笑,
只留下无尽的思念。
视觉上,“亡室”可能让人联想到一个昏暗、布满灰尘的房间,墙上挂着褪色的照片,家具上覆盖着白布。听觉上,可能是一片寂静,偶尔传来风吹动窗帘的声音。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亡室”的词汇,但类似的表达可以通过描述一个空置的、因死亡而变得荒凉的房间来实现。
“亡室”这个词汇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不常用,但它承载了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了解和学*这个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古代汉语的表达方式,以及*传统文化中对死亡和空置空间的看法。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这样的词汇可以增加语言的深度和丰富性。
1.
【亡】
古同“无”。
没有。 同: 无
【引证】
《列子·汤问》-河曲智叟亡以应。 、 《诗·唐风·葛生》-予美亡此,谁与独处。 、 《仪礼·士丧礼》-亡则以缁,长半幅。 、 《论语·子张》-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 、 《孟子·尽心上》-人莫大焉亡亲戚君臣上下。 、 《汉书·李广苏建传》-自苦亡人之地。 、 、 《后汉书·列女传》-君子积学当日知其所亡。
2.
【室】
(会意。从宀从至。人到屋中就停止了。本义:内室)。
同本义 。堂后之正室。古人房屋内部,前叫“堂”,堂后以墙隔开,后部中央叫“室”,室的东西两侧叫“房”。
【引证】
《说文》。段注:“古者前堂后室。释名曰:“室,实也,人物实满其中也。”-室,实也。 、 《易·系辞》传-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古者宫室贵贱同称。 、 《说文系传》-室,堂之内,人所安止也。 、 《礼记·曲礼上》疏-若通而言之,则宫室通名,故《尔雅》云,“宫谓之室,室谓之宫。”别而言之,论其四面穹隆则曰宫,因其贮物充实则曰室。” 、 《礼记·问丧》-入室又弗见也。
【组词】
室间、 室庑、 室温、 室隅、 登堂入室;室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