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5:16: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5:16:43
枯裂 是一个汉语词汇,由两个字组成:“枯”和“裂”。字面意思是指物体因为干燥而变得脆弱,表面出现裂纹。基本含义通常用来描述植物、土地、皮肤等因缺水或老化而失去弹性,出现裂缝的状态。
在文学中,“枯裂”常用来形容荒凉、贫瘠的景象,如枯裂的土地、枯裂的树皮,营造一种悲凉或沧桑的氛围。在口语中,这个词可能用来形容皮肤干燥、裂开,或者形容某种物质因老化而出现裂纹。在专业领域,如农业或地质学,可能会用来描述土壤或岩石的干燥和裂开情况。
同义词:龟裂、干裂、裂开
反义词:滋润、光滑、饱满
“枯”字古汉语中指植物失去水分而干瘪,“裂”字则指物体因外力或内力作用而分开。两个字组合起来,形成了描述物体因干燥而出现裂纹的状态。
在**文化中,“枯裂”常与自然灾害、贫困和岁月的无情联系在一起,反映出人们对自然环境的敬畏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枯裂”这个词给人一种干燥、脆弱和无力的感觉,可能会让人联想到沙漠、荒原或是老人的皱纹,带来一种沧桑和悲凉的情感反应。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会用“枯裂”来形容冬季皮肤因干燥而出现的裂纹,或者形容长时间未得到雨水滋润的土地。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枯裂的河床,诉说着岁月的长河,每一道裂痕都是时间的刻痕。”
结合图片,可以看到枯裂的土地或树皮,给人一种干燥和荒凉的感觉。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风吹过干燥土地的声音,或是枯枝断裂的声音。
在英语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cracked”或“dried-up”,但这些词汇没有“枯裂”所包含的那么丰富的文化和情感内涵。
“枯裂”这个词在描述物体因干燥而出现裂纹的状态时非常形象和生动。它不仅是一个描述性的词汇,还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和情感意义。在学*语言和表达时,理解和运用这样的词汇可以丰富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