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0:44: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0:44:32
词汇“枯身”在中文里并不是一个常见的词汇,它可能是一个较为生僻或者特定语境下的词汇。根据字面意思,“枯”通常指的是植物失去水分而变得干燥、无生机,而“身”则指身体或生命体。因此,“枯身”可以理解为身体或生命体变得干燥、无生机,或者比喻为生命力衰竭、精神萎靡的状态。
由于“枯身”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演变可能没有详细记录。通常,“枯”字来源于古代对植物失去水分状态的描述,而“身”字则一直指代身体或生命体。
在**传统文化中,身体的健康和精神的活力被视为非常重要的,因此“枯身”这样的词汇可能会被用来警示人们注意身心健康。
在日常生活中,我可能不会经常使用这个词汇,但如果遇到需要描述某人极度疲惫或精神状态极差的情况,我会考虑使用“枯身”来表达。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他的枯身在风中摇曳,如同秋日最后的落叶,无声地诉说着岁月的无情。”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但可以通过描述性的语言来表达相似的意思,例如英语中的“wasted body”或“exhausted frame”。
“枯身”这个词汇虽然不常见,但它提供了一种形象且富有情感色彩的方式来描述极度疲惫或精神萎靡的状态。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和掌握这样的词汇可以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使我们的语言更加生动和富有表现力。
1.
【枯】
(形声。从木,古声。本义:枯槁,草木干枯)。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枯,槁木也。 、 《礼记·月令》-草木蚤枯。 、 白居易《赋得古草原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 唐·王维《观猎》-草枯鹰眼疾。 、 《资治通鉴》-载燥荻枯柴。 、 [英]赫胥黎著、严复译《天演论》-菀枯顷刻。 、 宋·沈括《梦溪笔谈》-八月禾未枯。
【组词】
枯荣、 枯凋、 枯索、 枯梧、 枯鱼、 枯腊
2.
【身】
(象形。象人之形。本义:身躯的总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身的本义是人的躯干。-身,躬也。象人之形。 、 《论语·乡党》-必有寝礼,长一身有半。 、 王述之《经义述闻》-人自项以下,踵以上,总谓之身。颈以下,股以上,亦谓之身。 、 《诗·秦风·黄鸟》-人百其身。 、 《礼记·哀公问》-身也者,亲之枝也。 、 《礼记·祭义》-身也者,父母之遗体也。 、 《孟子·告子下》-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 《楚辞·九歌·国殇》-身首离兮心不惩。 、 明·于谦《石灰吟》-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青白在人间。 、 《史记·项羽本纪》-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组词】
身边钱、 身品、 身伴、 身边人、 身首分离、 身殃、 身牖、 身无长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