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4:21: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4:21:45
抗日军政大学:这是一个特定历史时期的词汇,指的是在抗日战争期间,共产党为了培养军事和政治干部而设立的教育机构。全称为“**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简称“抗大”。
在文学作品中,抗日军政大学常常被用来象征抗日战争时期的英勇和牺牲精神。在口语中,老一辈的人可能会用这个词来回忆那段艰苦但充满斗志的岁月。在专业领域,特别是历史和军事研究中,抗日军政大学是一个重要的研究对象,用以探讨**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作用和影响。
同义词:抗大(简称)、抗日军事政治大学 反义词:无明显反义词,但可以对比和平时期的军事院校。
抗日军政大学成立于193*年,最初设在延安,后来随着战争的进展,分校遍布全国各地。这个词随着抗日战争的胜利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逐渐成为历史词汇,但在教育和军事领域仍有一定的影响力。
抗日军政大学是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的重要教育机构,培养了大量的军事和政治干部,对的抗日战争和后来的解放战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代表了**共产党在艰苦环境下的组织能力和教育理念。
提到抗日军政大学,人们往往会联想到抗日战争时期的艰苦斗争和革命先烈的英勇牺牲。这个词带有强烈的民族情感和历史责任感。
在我的生活中,抗日军政大学更多是在历史书籍和纪录片中出现,它让我对那段历史有了更深的理解和尊重。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在抗日军政的旗帜下, 我们学会了团结与坚强。 每一颗心,都是不灭的火焰, 照亮了黑暗,迎来了黎明。”
提到抗日军政大学,我联想到的是黑白的老照片,学员们在简陋的教室里认真学*的场景,以及激昂的革命歌曲。
在其他国家,类似的军事政治教育机构也有,如苏联的伏龙芝军事学院,但每个国家的历史背景和教育目的都有所不同。
抗日军政大学是一个充满历史意义的词汇,它不仅代表了一个特定的教育机构,更象征了*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斗争精神和教育理念。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历史和文化,增强语言的深度和丰富性。
1.
【抗】
(形声。从手,亢声。本义:抵抗,抵御)。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抗,扦也。 、 《小尔雅·广言》-抗,御也。 、 《仪礼·既夕礼》-抗木横一缩。 、 汉·贾谊《过秦论》-非抗于九国之师也。
【组词】
抗木、 抗力、 抗犯、 抗玩、 抗质、 抗矫
2.
【日】
(象形。甲骨文和小篆字形。象太阳形。轮廓象太阳的圆形,一横或一点表示太阳的光。本义:太阳)。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日,太阳之精也。从囗一,象形。 、 《易·说卦》-离为日,为火。 、 《周礼·大司徒》-以土圭之法,正日景求地中。 、 《孟子》-天无二日,太阳也。 、 《列子·汤问》-日初出,大如车盖。
【组词】
日冠、 日昃、 日旸儿、 日月交食、 日头搁山、 日头趖西、 日居月诸
3.
【军】
(会意。金文字形,从车,从勹(bāo,包裹)。表示用车子打包围圈的意思。古代打仗主要靠车战,驻扎时,用战车围起来形成营垒,以防敌人袭击。本义:围成营垒)。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军,圜围也。 、 《广雅》-军,围也。 、 《国语·晋语》-军于庐柳。
4.
【政】
(会意兼形声。从攴从正,正亦声。攴(pū)敲击。统治者靠皮鞭来推行其政治。“正”是光明正大。本义:匡正)。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政,正也。 、 《论语·有政》马注-政者,有所改更匡正。 、 《墨子·天志上》-必从上之政下。 、 清·秋瑾《致琴文书》-俚句戏呈伯母大人粲政。
【组词】
正己
5.
【大】
“大夫”、“大王”。
世代。 同: 代
【引证】
《敦煌变文集·李陵变文》-陵家历大为军将,世世从军为国征。
6.
【学】
(形声。本作“壆”,象双手构木为屋形。后作声符,加“子”为义符。子,孩子。小孩子是学习的主体。本义:学习)。
同本义。
【引证】
《广雅》-学,识也。 、 《礼记·中庸》-好学近乎知。 、 《礼记·文王世子》-念终始典于学。 、 《尚书大传》-学,效也。近而愈明者学也。 、 《庄子·庚桑楚》-学者,学其所不能学也。 、 《后汉书·列女传》-远寻师学。 、 《论语》-学而时习之。 、 清·刘开《问说》-学即继以问也。
【组词】
学书、 学学乖、 学理论;学技术;好学;苦学;教学相长;学文、 学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