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1:40: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1:40:26
词汇“义甲”在中文中并不常见,经过查询,它可能指的是一种用于保护手指或增加手指力量的装置,常见于某些体育活动或武术中,如击剑、拳击等。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对“义甲”进行分析:
“义甲”通常指的是一种用于保护手指或增加手指力量的装置,它可能由金属、塑料或其他耐用材料制成,旨在防止受伤或在特定活动中提供额外的支持。
“义甲”这个词可能是由“义”(意为义务、责任)和“甲”(意为盔甲、保护)组合而成,强调其保护和辅助的功能。
在体育和武术文化中,保护装备如义甲是不可或缺的,它们体现了对安全的重视和对技术的尊重。
“义甲”可能让人联想到专业、安全和防护,它代表了在特定活动中对身体的保护和尊重。
如果一个人在体育或武术训练中使用过义甲,他们可能会有关于其舒适度、有效性和必要性的个人体验。
在创作中,可以将“义甲”作为一个象征,代表保护、力量或专业性。例如,在一首诗中,可以将其比喻为心灵的保护层。
在不同文化中,类似的保护装置可能有不同的名称和形式,但其基本功能是相似的,即保护手指。
“义甲”作为一个特定用途的词汇,虽然在日常生活中不常见,但在体育和武术领域中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提供了物理上的保护,也象征着对技术的尊重和对安全的重视。在学*语言和表达时,了解这样的专业词汇可以增加我们对特定领域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1.
【义】
(会意。从我,从羊。“我”是兵器,又表仪仗;“羊”表祭牲。本义:正义;合宜的道德、行为或道理)。
同本义。
【引证】
《墨子·公输》-义固不杀人。 、 、 《孟子·告子上》-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 诸葛亮《出师表》-引喻失义。 、 宋·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度义而后动。 、 宋·苏洵《六国论》-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义,坚持正义。)
【组词】
丈义、 义断恩绝、 义不容辞
2.
【甲】
(象形。小篆字形,像草木生芽后所戴的种皮裂开的形象。本义:种籽萌芽后所戴的种壳)。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甲,东方之孟阳气萌动。从木,戴孚甲之象。 、 《六书故》-甲象草木戴种而出之形。 、 《易·解》-雷雨作而百果草木皆甲坼(chè)。
【组词】
莩甲;甲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