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2:27: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27:09
“义田”一词在汉语中通常指的是为了特定的社会公益目的而设立的田地。这种田地通常用于支持贫困家庭、教育、慈善事业或其他公共福利项目。字面意思上,“义”指的是正义、公益,“田”则是指田地。
在文学作品中,“义田”可能被用来象征社会的正义和公平,或者作为讨论社会福利和慈善的背景。在口语中,这个词可能不太常用,但在涉及慈善、公益或历史讨论时可能会被提及。在专业领域,如农业经济学或社会学中,“义田”可能被用来分析土地使用和社会福利政策。
“义田”一词源于**古代的社会实践,特别是在宋代,义田制度得到了广泛的发展和应用。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含义和使用范围有所扩展,但核心意义始终围绕着公益和社会福利。
在**传统文化中,“义田”体现了儒家思想中的仁爱和社会责任感。它不仅是物质上的支持,也是道德和社会秩序的体现。在现代社会,虽然直接的义田制度可能不如古代普遍,但其精神仍然在各种慈善和公益活动中得到体现。
提到“义田”,我联想到的是社会责任和互助精神。这个词让我感到温暖和希望,因为它代表了人们共同努力改善社会状况的意愿。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参与过一个社区项目,旨在通过建立社区花园来模拟古代的义田制度,以此来教育孩子们关于社会责任和可持续生活的知识。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义田”:
在春风的抚慰下,义田里稻浪翻滚, 每一粒饱满的谷粒,都是对未来的承诺。 古老的智慧在现代土壤中生根, 滋养着希望,播种着爱。
想象一片金黄的稻田,微风吹过,稻浪起伏,这画面让人感到宁静和满足。配上轻柔的乡村音乐,更能唤起对“义田”所代表的和谐与公益的联想。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土地使用方式可能被称为“公共田”或“社区田”,但其核心理念——通过土地支持社会公益——是普遍存在的。
“义田”不仅是一个词汇,它代表了一种社会理想和实践。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这样的词汇帮助我更好地把握和传达复杂的社会和文化概念。通过深入学“义田”,我更加欣赏语言如何承载和传递人类的价值和经验。
1.
【义】
(会意。从我,从羊。“我”是兵器,又表仪仗;“羊”表祭牲。本义:正义;合宜的道德、行为或道理)。
同本义。
【引证】
《墨子·公输》-义固不杀人。 、 、 《孟子·告子上》-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 诸葛亮《出师表》-引喻失义。 、 宋·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度义而后动。 、 宋·苏洵《六国论》-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义,坚持正义。)
【组词】
丈义、 义断恩绝、 义不容辞
2.
【田】
(象形。小篆认为象阡陌纵横或沟浍四通的一块块农田。“田”是汉字的一个部首,从“田”的字多与田猎耕种有关。本义:种田)。
后作“佃”。耕作。
【引证】
《说文》-田,树谷曰田。 、 《一切经音义》引《苍颉》-田,种禾稼也。 、 《诗·齐风·甫田》-无田甫田,维莠骄骄。 、 《汉书·高帝纪上》-令民得田之。 、 刘向《说苑》-使各居其宅,田其田。
【组词】
田戍、 田作、 田畜、 田桑、 田农、 田种、 田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