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放筯

放筯

时间: 2025-04-28 21:36:28

放筯

基础信息

  • 词语 放筯
  • 繁体放筯
  • 拼音 fàng zhù

【放筯】的意思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21:36:28

词汇“放筯”在中文中并不常见,经过查询,它可能是一个笔误或者方言词汇,正确的词汇可能是“放箸”。以下是对“放箸”的分析:

基本定义:

“放箸”字面意思是指放下筷子,通常在用餐结束时使用。它是一个动词短语,由“放”和“箸”两个字组成,“放”表示放置、放下,“箸”是筷子的古称。

语境分析:

  • 文学: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可能会描述用餐场景时使用“放箸”来表达用餐结束。
  • 口语:在现代口语中,人们更常用“放下筷子”或“搁筷子”来表达同样的意思。
  • 专业领域:在餐饮服务或礼仪教学中,可能会提及“放箸”作为一种礼貌的用餐行为。

示例句子:

  1. 他吃完饭后,轻轻地将箸放在碗边。
  2. 在正式的宴会上,主人通常会示意客人放箸以表示用餐结束。
  3. 孩子们被教导在用餐完毕后要记得放箸。

同义词与反义词:

  • 同义词:放下筷子、搁筷子
  • 反义词:拿起筷子、执箸

词源与演变:

“箸”作为筷子的古称,源自古代汉语,随着时间的推移,现代汉语中更多使用“筷子”这一词汇。

文化与社会背景:

在中国文化中,用餐礼仪非常重要,放箸的正确方式和时机体现了个人修养和对他人的尊重。

情感与联想:

“放箸”可能让人联想到温馨的家庭聚餐场景,或者是正式场合下的礼仪规范。

个人应用:

在日常生活中,正确使用和放置筷子是基本的餐桌礼仪,尤其在有外宾的场合,这一点尤为重要。

创造性使用:

在诗歌或故事中,可以通过描述人物放箸的动作来暗示用餐的结束,或者是人物心情的变化。

视觉与听觉联想:

结合图片,可以展示一个人优雅地放箸的场景;结合音乐,可以选择轻柔的背景音乐来营造用餐结束的宁静氛围。

跨文化比较:

在不同文化中,用餐结束的动作和表达方式各异,例如西方文化中可能会说“放下刀叉”。

反思与总结:

“放箸”作为一个词汇,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不常用,但它反映了中华文化中对用餐礼仪的重视。了解和掌握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中的细微差别。

【放筯】的相关字

1. 【放】 (形声。从攴(pū),方声。本义:驱逐,流放)。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放,逐也。 、 《楚辞·悲回风》-见伯夷之放迹。 、 刘向《列女传》-卿大夫外淫者放。 、 《虞书》-放驩兜于崇山。 、 《周礼·大司马》-放弑其君则残之。 、 《左传·襄公二十九年》-放其大夫。 、 《战国策·齐策》-齐放其大臣孟尝君于诸侯。 、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虽放流,眷顾楚国,系心怀王。

2. 【筯】 ①。

相关问答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有相 有目无睹 有目如盲 有目咸赏 有目咸睹 有目共赏 有目共见 有目共睹 有益 有的没的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爪字旁的字 挞贱 巛字旁的字 道殣相望 王孙贵戚 救火 不矜不伐 豸字旁的字 词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反文旁的字 根牢蒂固 包含耦的词语有哪些 上控 壮士断腕 密谂 谈吐风雅 建之底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