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0:45: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0:45:26
“放着”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将某物放置在某处,不移动或不使用。基本含义包括放置、搁置、闲置等。
“放着”由“放”和“着”组成。“放”字古已有之,意为放置、释放。“着”字在这里表示状态或动作的持续。随着语言的发展,“放着”逐渐成为描述物品放置状态的常用词汇。
在**文化中,“放着”常与节约和珍惜资源的理念相关。例如,不随意丢弃或浪费物品,而是将其妥善放置以备后用。
“放着”给人一种平静、有序的感觉。它可能让人联想到整理、清洁和有序的生活环境。
在日常生活中,我经常使用“放着”来指导孩子整理玩具,如“把你的玩具放着箱子里”。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放着”来创造一种宁静的氛围:
月光下,
一朵花静静放着,
不语,不摇。
在英语中,“放着”可以对应为“put”或“place”,但其持续状态的表达可能需要使用其他词汇,如“left”或“placed”。
“放着”是一个简单但功能强大的词汇,它不仅描述了物品的物理状态,还反映了人们对待物品的态度和生活方式。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放着”有助于更准确地传达信息和情感。
1.
【放】
(形声。从攴(pū),方声。本义:驱逐,流放)。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放,逐也。 、 《楚辞·悲回风》-见伯夷之放迹。 、 刘向《列女传》-卿大夫外淫者放。 、 《虞书》-放驩兜于崇山。 、 《周礼·大司马》-放弑其君则残之。 、 《左传·襄公二十九年》-放其大夫。 、 《战国策·齐策》-齐放其大臣孟尝君于诸侯。 、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虽放流,眷顾楚国,系心怀王。
2.
【着】
(着为著的俗字)。
穿。
【引证】
《资治通鉴》-恂常私着胡服。 、 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 《二刻拍案惊奇》-说着了小服,从西门进来了。
【组词】
着衣、 着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