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3:04: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3:04:05
词汇“役养”在中文中并不常见,也没有明确的标准定义。根据字面意思,“役”通常指服役、劳役或役使,而“养”则指供养、养育或培养。将这两个字组合在一起,“役养”可能指的是通过劳役或服役来供养或培养某人或某物。然而,由于这个词汇并不常见,其确切含义可能需要根据具体语境来解释。
由于“役养”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演变不太明确。可能是在特定历史或文化背景下形成的词汇。
由于“役养”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个人应用可能不太常见。但在特定的历史或文化背景下,可能会有人使用这个词汇来描述自己的经历。
由于“役养”不是一个常用词汇,跨文化比较可能不太适用。但在其他文化中,可能会有类似的词汇或概念,例如通过劳动来供养家庭或国家。
“役养”这个词汇虽然不常见,但其含义和用法在特定的历史或文化背景下可能会有明确的解释。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特定文化和历史背景下的社会现象。
1.
【役】
(古文作伇。会意。甲骨文字形,象人持殳(shū)击人。本义:服兵役,戍守边疆)。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役,戍边也。执殳巡行也。 、 《周礼·遂人》-若起野役。 、 《周礼·小宰》-听政役以比居州长。 、 《周礼·师田》-行役之事。 、 《诗·王风》。郑玄笺:“行役多危难,我诚思之。”-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 、 《国语》-弃政而役,非其任也。
【组词】
役夫、 役民、 役卒
2.
【养】
(形声。从食,羊声。本义:饲养)。
供养,奉养;抚育。
【引证】
《说文》。古文从攴,未详。疑厮养作此字。-养,供养也。 、 《礼记·郊特牲》-凡食养阴气也,凡饮养阳气也。 、 《荀子·礼论》-殳能生之不能养之。 、 《韩非子·五蠹》-养不亏。 、 、 《韩非子·五蠹》-不食力而养足。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养公姥。 、 、 《史记·魏公子列传》-归养。 、 宋·王安石《伤仲永》-以养父母。
【组词】
养娇囡、 养家人、 养济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