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0:12: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0:12:37
词汇“攸长”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可能是一个较为古雅或文言文的词汇。以下是对该词汇的深入学*和分析:
“攸长”字面意思是指长远、长久。其中,“攸”是一个文言文中的助词,常用来加强语气,表示“所”或“之”的意思;“长”则指时间或空间的延伸。
在文学作品中,“攸长”可能用来形容时间的久远或事物的持久,如“岁月攸长”表示时间的漫长。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几乎不使用,因为它过于文雅和古风。在专业领域,如历史学或文学研究中,可能会用到这个词汇来描述某些历史**或文学作品的深远影响。
“攸”字在古代汉语中常用作助词,而“长”字则一直有延伸、久远的含义。这个词汇可能是由古汉语直接传承下来的,但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较低。
在**传统文化中,长久和持久常常被赋予积极的意义,如“长治久安”、“长寿”等。因此,“攸长”这个词汇也可能带有这种积极的文化内涵。
使用“攸长”这个词汇可能会给人一种庄重、深远的感觉,它让人联想到历史的长河、文化的传承等。
在日常生活中,我很少遇到需要使用“攸长”这个词汇的场合,因为它过于文雅,不太适合现代口语交流。
在创作一首关于时间的诗歌时,可以使用“攸长”来增添诗意:
岁月攸长,星辰变换,
历史的尘埃,沉淀在每个瞬间。
想象一幅描绘历史长河的画作,或是聆听一首悠扬的古琴曲,这些都可能与“攸长”这个词汇产生视觉和听觉上的联想。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攸长”这个词汇的表达,但类似的概念如“long-lasting”或“eternal”可以传达相似的意义。
“攸长”这个词汇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不常用,但它体现了汉语的丰富性和历史深度。在特定的文学或学术语境中,它能够增添语言的韵味和深度。对于语言学*者来说,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汉语的文化底蕴。
1.
【攸】
(会意。从攴(pū),从人水省。表示人扶杖走水路。本义:水流的样子)。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玉裁注:“水之安行为攸。”-攸,行水也,从攴,从人,水省。 、 《六书故》引唐本说文-水行攸攸也。
2.
【长】
老,年高。
【引证】
《广雅》-长,老也。 、 《孟子》。注:“年长也。”-不挟长。 、 《庄子》-子之年长矣,而色若孺子,何也? 、 杜甫《兵车行》-长者虽有问,役夫敢申恨? 、 《国语》-齐侯长矣。
【组词】
长艾、 长没
年长,年龄较大。
【引证】
明·魏禧《大铁椎传》-长子灿七岁。 、 《醒世恒言》-弟辈衣食自足,不消兄长挂念。
【组词】
长君、 长德、 长贤、 长主、 长宾、 长年、 长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