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1:05: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1:05:43
词汇“役卒”的深入学*和分析:
“役卒”一词的字面意思是指服役的士兵,通常指的是在军队中服役的普通士兵,他们执行各种军事任务和日常勤务。
“役卒”一词源于古代汉语,其中“役”指服役,“卒”指士兵。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使用频率有所下降,但在某些历史或军事文献中仍可见其身影。
在**传统文化中,役卒往往被描绘为忠诚和勇敢的象征,他们的牺牲和奉献被视为保家卫国的重要组成部分。
提到“役卒”,可能会联想到战争的残酷、士兵的艰辛以及他们为国家和民族所做出的牺牲。这种联想往往带有一定的敬意和哀悼。
在个人经历中,如果曾接触过军事题材的书籍或影视作品,可能会对役卒的形象有更深的理解和感受。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役卒”来描绘战争的悲壮:
铁甲寒光映月明,
役卒夜行战鼓鸣。
忠诚铸就英雄骨,
血染沙场不悔情。
结合古代战争的画面和战鼓的声音,可以更好地理解役卒在战场上的情景。
在其他语言中,如英语中的“foot soldier”或“rank-and-file soldier”,也有类似的含义,指代军队中的普通士兵。
“役卒”作为一个词汇,虽然在现代使用频率不高,但它承载了丰富的历史和文化意义。了解这个词不仅有助于理解古代军事文化,也能在文学创作中提供丰富的意象和情感表达。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这样的词汇可以增加语言的深度和多样性。
1.
【役】
(古文作伇。会意。甲骨文字形,象人持殳(shū)击人。本义:服兵役,戍守边疆)。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役,戍边也。执殳巡行也。 、 《周礼·遂人》-若起野役。 、 《周礼·小宰》-听政役以比居州长。 、 《周礼·师田》-行役之事。 、 《诗·王风》。郑玄笺:“行役多危难,我诚思之。”-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 、 《国语》-弃政而役,非其任也。
【组词】
役夫、 役民、 役卒
2.
【卒】
(指事。小篆字形,在“衣”上加一点标记,表示穿这种衣服的人。本义:古代供隶役穿的一种衣服。衣上著有标记,以区别于常人)。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卒,隶人给事者为卒。卒,衣有题识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