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0:17: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0:17:47
词汇“已降”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用于描述某事物或状态已经发生下降或降低的情况。下面我将从各个方面对“已降”进行深入分析:
“已降”字面意思是指某事物已经从较高的状态或水平下降到较低的状态或水平。它通常用来描述数量、质量、程度等方面的减少或降低。
“已降”由“已”和“降”两个字组成。“已”表示已经,“降”表示下降。在古代汉语中,“降”已有下降的意思,而“已”则用来表示动作的完成。随着语言的发展,“已降”逐渐成为一个常用的词汇。
在**文化中,“已降”常用来描述事物的不利变化,如地位的下降、经济的衰退等。这种用法反映了人们对稳定和上升的期望,以及对下降的担忧。
“已降”这个词往往带有一种消极的情感色彩,因为它通常与不好的变化相关联。例如,听到“房价已降”可能会让人感到担忧,而听到“通货膨胀率已降”则可能会让人感到欣慰。
在日常生活中,我可能会用到“已降”来描述某件商品的价格下降,或者某个项目的难度降低。例如,“经过谈判,供应商同意将价格已降”。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已降”:
秋风已降,落叶纷飞,
岁月如歌,时光已降。
在英语中,“已降”可以对应为“has dropped”或“has decreased”。这些词汇在英语中也有类似的用法和含义。
通过对“已降”的深入分析,我更加理解了这个词汇的多重含义和用法。它不仅是一个描述事物下降的词汇,还承载着人们对变化的情感反应。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这样的词汇对于准确传达信息和情感至关重要。
1.
【已】
(象形。象蛇形。一说原与“子”同字。本义:停止)。
同本义。
【引证】
《诗·郑风·风雨》。传:“已,止也。”-鸡鸣不已。 、 《诗·小雅·南山有台》。传:“已,止也。”-德音不已。 、 《史记·项羽本纪》-以故事得已。 、 《列子·汤问》-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 、 《孟子·告子上》-是亦不可以已乎? 、 《后汉书·列女传》-累寸不已,遂成丈匹。 、 清·袁枚《黄生借书说》-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必虑人逼取,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
【组词】
不已
2.
【降】
投降。
【引证】
《公羊传》。注:“降者自优之文。”-曷为不言降。 、 《资治通鉴·唐纪》-每得降卒。 、 《资治通鉴》-琮已降。 、 、
【组词】
降附、 降骨
降服,使驯服。
【引证】
《左传·哀公二十六年》。注:“和同也。”-六卿三族,降听政也。 、 《左传·隐公十一年》。注:“降,降心也。”-其能降以相从也。 、 唐·杜甫《秦州杂诗二十首》-降虏兼千帐,居人有万家。 、 《西游记》-[太公]又与了我五钱银子做盘缠,教我再去请好法师降他。
【组词】
降发、 降视、 降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