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2:48: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2:48:16
“下降”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和基本含义是指从较高的位置或水平移动到较低的位置或水平。它可以用来描述物理空间上的移动,如物体从高处落到低处,也可以用来描述抽象概念的变化,如温度、价格、水平等的降低。
在不同的语境下,“下降”有着广泛的应用:
这些词汇在描述变化方向时有所不同,但“下降”更侧重于位置或水平的降低。
“下降”一词在中文中历史悠久,其构成由“下”和“降”两个字组成,“下”表示位置的降低,“降”表示移动或变化的过程。在古代文献中已有使用,如《诗经》中的“降我凶,徂我邦”。
在某些文化中,“下降”可能带有负面含义,如社会地位的下降可能被视为失败或不幸。然而,在其他情境下,如气温的下降可能被视为季节变化的正常现象,不带有情感色彩。
“下降”可能引起人们对失败、衰退或失去的联想,因此在情感上可能带有一定的负面色彩。然而,在某些情况下,如价格下降可能带来购买上的积极影响。
在个人生活中,“下降”可能与健康状况的变化、经济收入的减少等负面经历相关联。例如,经历了一次严重的疾病后,身体状况的下降可能成为关注的焦点。
在诗歌中,“下降”可以用来创造意境,如:
夜幕降临,星辰缓缓下降, 如同失落的泪珠,洒满天际。
视觉上,“下降”可能让人联想到瀑布、雨滴等自然现象;听觉上,可能与飞机降落时的引擎声、雨滴敲打窗户的声音相关。
在英语中,“下降”可以对应为“descend”或“drop”,在不同的语境和情感色彩上有所区别。例如,“descend”更偏向于缓慢的下降,而“drop”则可能表示突然的下降。
“下降”是一个多功能的词汇,广泛应用于不同的语境和领域。了解其基本含义、语境应用和情感联想,有助于更准确和丰富地使用这个词汇。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掌握“下降”及其相关词汇的细微差别,能够增强语言的表达力和准确性。
1.
【下】
(指事。据甲骨文,上面部分表示位置的界限,下面部分表示在下的意思。本义:下面,位置在下)。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下,底也。 、 《诗·召南·殷其靁》-在南山之下。 、 《诗·豳风·七月》-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 《周礼·典同》。注:“谓钟形下大。”-下声肆。 、 《礼记·曲礼》-君臣上下。 、 《乐府诗集·杂歌谣辞·敕勒歌》-阴山下。 、 唐·柳宗元《三戒》-放之山下。 、 《资治通鉴·唐纪》-愬至城下。 、 《聊斋志异·狼三则》-奔倚其下。
【组词】
下元、 下溜头、 下江先生、 下眼相看、 下路人
2.
【降】
投降。
【引证】
《公羊传》。注:“降者自优之文。”-曷为不言降。 、 《资治通鉴·唐纪》-每得降卒。 、 《资治通鉴》-琮已降。 、 、
【组词】
降附、 降骨
降服,使驯服。
【引证】
《左传·哀公二十六年》。注:“和同也。”-六卿三族,降听政也。 、 《左传·隐公十一年》。注:“降,降心也。”-其能降以相从也。 、 唐·杜甫《秦州杂诗二十首》-降虏兼千帐,居人有万家。 、 《西游记》-[太公]又与了我五钱银子做盘缠,教我再去请好法师降他。
【组词】
降发、 降视、 降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