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8:23: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8:23:53
已然 是一个汉语词汇,由两个字组成:“已”表示“已经”,“然”表示“这样”或“如此”。因此,“已然”的字面意思是“已经如此”或“已经发生”。它通常用来描述某个**或状态已经完成或存在。
已然 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
已然 的词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语,其中“已”和“然”都是古汉语中常用的字。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两个字组合在一起,形成了表示“已经如此”的复合词。在现代汉语中,“已然”保留了其古朴的语感和书面语的特征。
在**传统文化中,“已然”常与宿命论和因果报应的观念相联系,强调事物的不可逆转性和既定性。在社会生活中,它也常用于描述不可改变的事实或结果。
已然 带给人的情感反应通常是沉重和无奈,因为它暗示了**的不可改变性和时间的流逝。这种词汇常引发人们对过去和现实的反思。
在个人经历中,“已然”可能用于描述一些无法挽回的遗憾或决定,例如:“我们的友谊已然结束,无法回到从前。”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已然”来表达时间的流逝和不可逆转的情感:
春花已然凋零, 秋月已然沉寂, 时光的河流, 带走了往昔的梦。
已然 可能让人联想到老照片、旧日记或老唱片,这些都代表着过去的记忆和不可更改的历史。
在英语中,“已然”可以对应为“already so”或“already happened”,但这种表达在英语中较少使用,更常见的是“already”或“has already happened”。
已然 是一个富有文学色彩和历史感的词汇,它强调了*的不可逆转性和时间的流逝。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正确使用“已然”可以增添文本的深度和韵味,但也需要注意其正式和文言的特性,避免在日常口语中过度使用。
1.
【已】
(象形。象蛇形。一说原与“子”同字。本义:停止)。
同本义。
【引证】
《诗·郑风·风雨》。传:“已,止也。”-鸡鸣不已。 、 《诗·小雅·南山有台》。传:“已,止也。”-德音不已。 、 《史记·项羽本纪》-以故事得已。 、 《列子·汤问》-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 、 《孟子·告子上》-是亦不可以已乎? 、 《后汉书·列女传》-累寸不已,遂成丈匹。 、 清·袁枚《黄生借书说》-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必虑人逼取,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
【组词】
不已
2.
【然】
(会意兼形声。下形,上声。四点是火的变形。声符读yàn,是狗肉的意思,下面加火以烤狗肉。本义:燃烧)。
同本义。“然”是“燃”的本字。
【引证】
《说文》-然,烧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