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5:22: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5:22:09
词汇“威祸”在中文中并不是一个常见的词汇,它可能是由两个字“威”和“祸”组合而成的。为了深入学*和分析这个词汇,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将这两个字组合起来,“威祸”可能指的是一种因力量或影响力而带来的灾难或不幸。
由于“威祸”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可能较为有限。在文学作品中,可能会用来形容某人的强大力量最终导致了不幸的结果。在口语或专业领域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见。
由于“威祸”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历史演变可能没有详细的记录。它可能是现代汉语中由两个常用字组合而成的新词。
在某些文化或社会背景下,“威祸”可能被用来警示人们权力和影响力的双刃剑效应,即强大的力量如果使用不当,可能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这个词汇可能带有一种警示或悲剧的情感反应,让人联想到权力滥用或过度自信导致的悲剧。
在个人生活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但如果遇到权力斗争或领导力问题时,可能会想到“威祸”这个概念。
在诗歌或故事中,可以将“威祸”作为一个主题,探讨权力与灾难之间的关系。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强大的人物最终导致了灾难的场景。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悲剧音乐或警示性的声音。
在不同语言或文化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但类似的概念可能存在于各种文化中,如权力导致的不幸或灾难。
“威祸”这个词汇虽然不常见,但它提供了一个思考权力和影响力如何可能导致不幸的视角。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社会和人性。
1.
【威】
威力;威风。
【引证】
《说文》-威,畏也。 、 《吕氏春秋·荡兵》-威也者,力也。 、 、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严大国之威。 、 、 《孟子·公孙丑下》-威天下不以兵革。 、 《汉书·李广传》-威棱威乎邻国。 、 汉·贾谊《过秦论》-威振四海。 、 《明史》-为敛威去。
【组词】
威风杀气、 威弧、 威折、 威服、 威柄、 威畏、 威约、 威凌、 威绥
尊严,威严。
【引证】
《明史》-畏威保位。 、
【组词】
威荣、 威法、 威神、 威裕、 威敬、 威光、 威棱、 威德、 威锋、 威权、 威灵、 威声、 威神、 威化
2.
【祸】
(形声。从示,楇(kuā)声。本义:灾祸,祸患)。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禍,害也。神不福也。 、 《周礼·掌客》-禍灾杀礼。 、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禍兮福所倚。 、 《荀子·天论》-逆其类者谓之禍。 、 《论衡·累害》-来不由我,古谓之祸。 、 《韩非子·大体》-鱼无失水之祸。 、 《韩非子·十过》-不顾国政,则亡国之祸也。 、 《战国策·赵策》-近者祸及身。 、 《淮南子·人间训》-不能为祸。 、 明·魏禧《大铁椎传》-祸且及汝。 、 《资治通鉴》-祸至无日。 、 清·龚自珍《病梅馆记》-文人画士之祸。 、 《广东军务记》-祸及枯骨。
【组词】
祸基、 祸不旋踵、 祸至无日、 祸中有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