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5 13:01: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5 13:01:59
“久仰山斗”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对某人的敬仰之情已经很久,如同仰望高山和大斗(古代量器)一样。这个成语通常用来表达对某人极高的敬意和长久的仰慕之情。
在文学作品中,“久仰山斗”常用于表达对某位文豪、学者或名人的敬仰。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能不那么常用,但在正式的社交场合或书信往来中,仍可用来表达对对方的尊重和敬意。在专业领域,如学术交流或行业会议中,这个成语可以用来表达对某位专家或前辈的敬仰。
同义词:
反义词:
“久仰山斗”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明确,源自古代对高山和大斗的敬畏之情。在古代,高山象征着崇高和不可攀,大斗则象征着容量和度量。这个成语通过比喻的手法,将对某人的敬仰比作对高山和大斗的仰望,形象生动。
在**传统文化中,尊重和敬仰长辈、学者和名人是重要的社会价值观。因此,“久仰山斗”这个成语在表达对某人的敬意时,也体现了这种文化和社会背景。
这个成语带给人的情感反应通常是尊敬和仰慕。它让人联想到高山和大斗的崇高和庄严,从而在心理上产生一种敬仰之情。
在学术交流中,我曾使用“久仰山斗”这个成语来表达对某位知名学者的敬意。在书信往来中,这个成语也常被用来表达对对方的尊重和敬意。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
久仰山斗,高山仰止,
学海无涯,敬仰不已。
视觉上,这个成语让人联想到巍峨的高山和庄严的大斗,给人一种崇高和庄严的感觉。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庄重的音乐或诗歌朗诵,增强这种敬仰之情。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I have long admired you”或“I have great respect for you”,虽然不如“久仰山斗”那样形象和富有诗意,但也表达了类似的敬意和仰慕之情。
“久仰山斗”这个成语在表达对某人的敬意和仰慕时,具有很强的形象性和文化内涵。它不仅是一个语言工具,也是文化传承的载体。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样的成语,能够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增强语言的感染力。
学进仰之,如泰山北斗。
1.
【久】
灸灼。“灸”的古字。
【引证】
《睡虎地秦墓竹简》-其腹有久故瘢二所。 、 《说文》-久,以后灸之,象人两胫后有距也。 、 《仪礼·既夕礼》。注:“当为灸。”-皆木桁,久之。
支撑。
【引证】
《周礼·庐人》。注:“犹柱也。今本以灸为之。”-久诸墙以观其桡也。
3.
【山】
(象形。甲骨文和金文字形,象山峰并立的形状。“山”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地面上由土石构成的隆起部分)。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山,土有石而高。 、 《国语·周语》-山,土之聚也。 、 《左传·昭公四年》-山人取之。 、 《礼记·明堂位》-夏后代山。 、 《列子·汤问》-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 、 《诗·小雅·天保》-如山如阜,如冈如陵。 、 《荀子·赋》-生于山阜,处于室堂。 、 《书·旅獒》-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 陆游《游山西村》-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组词】
山霭、 山灵、 山阿、 山岩、 山隈、 山啜、 山落、 山孤钉、 山头、 山长、 山主、 山观、 山关
4.
【斗】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两人怒发对打形。本义:搏斗)。
搏斗;引申为战斗。
【引证】
《说文》。按,争也。-鬥,两士相对,兵杖在后,象鬥之形。 、 《古考经说》-二士对戟为鬥。 、 《说文》。按,相接之意。-鬥,遇也。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投身大敌,与之扑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