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6:48: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6:48:45
词汇“威畏”是一个汉语词汇,由两个字组成:“威”和“畏”。下面我将从各个方面对“威畏”进行深入学*和分析。
结合起来,“威畏”可以理解为因强大的力量或权势而产生的敬畏感。
在**传统文化中,“威畏”常与君主、长辈或权威人物联系在一起,强调尊敬和服从。
在日常生活中,可能会用“威畏”来形容某个领导或长辈的威严,或者在描述历史**时使用。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威畏”来形容山川的壮丽:
巍巍山川,威畏如神,
千年屹立,不朽于尘。
在英语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awe”或“majesty”,用来形容令人敬畏的特质。
“威畏”是一个富有文化内涵的词汇,它不仅描述了力量和权势,还传达了一种深层的敬畏感。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恰当使用“威畏”可以增强表达的深度和丰富性。
1.
【威】
威力;威风。
【引证】
《说文》-威,畏也。 、 《吕氏春秋·荡兵》-威也者,力也。 、 、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严大国之威。 、 、 《孟子·公孙丑下》-威天下不以兵革。 、 《汉书·李广传》-威棱威乎邻国。 、 汉·贾谊《过秦论》-威振四海。 、 《明史》-为敛威去。
【组词】
威风杀气、 威弧、 威折、 威服、 威柄、 威畏、 威约、 威凌、 威绥
尊严,威严。
【引证】
《明史》-畏威保位。 、
【组词】
威荣、 威法、 威神、 威裕、 威敬、 威光、 威棱、 威德、 威锋、 威权、 威灵、 威声、 威神、 威化
2.
【畏】
(会意。据甲骨文意思是鬼手拿杖打人,使人害怕。本义:害怕)。
同本义(对威势、威严的害怕)。
【引证】
《广雅·释诂二》-畏,惧也。 、 《广雅·释诂四》-畏,恐也。 、 《列子·黄帝》-不畏不怒。 、 《书·皋陶谟》-天明畏。 、 《孟子·梁惠王下》-以小事大者,畏天者也。 、 《史记·魏公子列传》-公子畏死邪?何泣也? 、 《战国策·齐策》-妾之美我者,畏我也。 、 《资治通鉴·唐纪》-然畏愬。 、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忧谗畏讥。 、 明·刘基《卖柑者言》-巍巍乎可畏。 、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畏其唇吻。
【组词】
畏威、 畏威怀德、 畏之如虎、 畏天知命、 畏死贪生、 畏戒、 畏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