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0:35: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0:35:18
劫路:字面意思是指在路上进行抢劫的行为,通常涉及暴力或威胁使用暴力,以非法手段夺取他人财物。
“劫路”一词源于古代汉语,其中“劫”指的是强取、掠夺,“路”指的是道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含义基本保持不变,但在现代汉语中更加强调了暴力和非法的成分。
在**传统文化中,劫路往往被视为一种极其恶劣的犯罪行为,与正义和道德相悖。在现代社会,劫路仍然是法律严厉打击的对象,反映了社会对安全和秩序的重视。
提到“劫路”,人们往往会联想到危险、恐惧和不安。这个词激发的是负面情感,因为它涉及到对他人的伤害和财产的损失。
在现实生活中,劫路是一个相对较少直接遭遇的,但通过新闻报道和影视作品,人们对此类有所了解,从而在心理上对此保持警惕。
在诗歌中,可以将“劫路”比喻为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
人生如旅途, 劫路常潜伏。 勇敢面对之, 方能见光明。
在英语中,“劫路”可以对应为“highway robbery”或“road robbery”,虽然在表达上略有不同,但核心含义相似,都指的是在道路上进行的抢劫行为。
“劫路”这个词在语言中承载了丰富的负面情感和社会意义,它不仅是描述一种犯罪行为的词汇,也是社会对安全和正义追求的体现。在学*语言和表达时,理解这类词汇的深层含义和使用场景是非常重要的。
1.
【劫】
(会意。从力,去声。本义:以强力使对方欲去而不得)。
威胁;威逼。
【引证】
《说文》-劫,人欲去,以力胁止,曰劫。 、 《礼记·儒行》-劫之以众。 、 《战国策·秦策》-已珉欲以齐秦劫魏。 、 《荀子·解蔽》-故口可劫而使墨云。 、 《淮南子·精神》-不可劫以死生。 、 《汉书·高帝纪》-因以劫众。 、 宋·苏洵《六国论》-积威所劫。
【组词】
劫杀、 劫略、 劫盟、 劫质
2.
【路】
(形声。从足,各声。本义:道路)。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路,道也。 、 《尔雅》-路,途也。 、 《周礼·地官》。注:“途容乘车一轨,道容二轨,路容三轨。”-百夫有洫,洫上有途,千户有浍,浍上有道,万夫有川,川上有路。 、 屈原《离骚》-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 《诗·郑风·遵大路》-遵彼大路兮。 、 《易·说卦》-艮为径路。 、 陶潜《桃花源记》-遂迷,不复得路。
【组词】
路奠、 路赆、 路引、 路歧、 路次、 路村、 路票、 路货、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