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3:59: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3:59:41
人身自由是指个人不受非法拘禁、逮捕、搜查、监视或其他形式的限制,能够自由行动和选择生活方式的权利。这一概念是现代法治社会中公民权利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受到宪法和法律的保护。
人身自由这一概念起源于启蒙时代,随着人权观念的兴起而逐渐被法律化。在18世纪和19世纪,许多国家的宪法开始明确规定公民的人身自由权利。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概念逐渐扩展到包括**、自由等多方面的权利。
在不同的文化和社会背景中,人身自由的重视程度和具体表现形式可能有所不同。在一些强调集体主义的社会中,个人的人身自由可能会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而在强调个人主义的社会中,这一权利则被高度重视。
人身自由这一词汇常常引发积极的情感反应,如自由、独立和尊严。它也可能唤起对历史上的压迫和限制的反思,以及对未来自由社会的向往。
在日常生活中,人身自由的概念可能体现在对个人隐私的保护、对非法拘禁的抗议,或是对自由旅行的追求。例如,一个人可能会因为担心个人数据被滥用而选择使用隐私保护工具。
在诗歌中,人身自由可以被描绘为一只飞翔的鸟,象征着无拘无束的精神:
像一只鸟,展翅高飞,
穿越云层,无惧风雨。
人身自由,心灵之翼,
在广阔天空中,自由翱翔。
人身自由可以联想到广阔的天空、无边的海洋,或是自由奔跑的动物。在音乐中,它可能与轻快的旋律、自由的节奏相联系,如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中的自由主题。
在不同文化中,人身自由的表达和重视程度各异。例如,在西方文化中,人身自由常常与个人权利紧密相关,而在一些东方文化中,社会和谐和集体利益可能被赋予更高的价值。
人身自由是一个深刻影响个人生活和社会结构的概念。它不仅是法律上的权利,也是文化和道德上的追求。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一词汇有助于深化对自由、权利和人性的认识。
1.
【人】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侧面站立的人形。“人”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能制造工具改造自然并使用语言的高等动物)。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人,天地之性最贵者也。此籀文象臂胫之形。 、 《礼记·礼运》-故人者,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气也。故人者,天地之心也,五行之端也,食味,别声,被色,而生者也。 、 《列子·黄帝》-有七尺之骸、手足之异,戴发含齿,倚而食者,谓之人。 、 清·洪亮吉《治平篇》-人未有不乐为治平之民者也。
【组词】
人王、 人满、 人寰、 人欲、 人人言、 人色、 人头号令、 人淘里
2.
【身】
(象形。象人之形。本义:身躯的总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身的本义是人的躯干。-身,躬也。象人之形。 、 《论语·乡党》-必有寝礼,长一身有半。 、 王述之《经义述闻》-人自项以下,踵以上,总谓之身。颈以下,股以上,亦谓之身。 、 《诗·秦风·黄鸟》-人百其身。 、 《礼记·哀公问》-身也者,亲之枝也。 、 《礼记·祭义》-身也者,父母之遗体也。 、 《孟子·告子下》-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 《楚辞·九歌·国殇》-身首离兮心不惩。 、 明·于谦《石灰吟》-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青白在人间。 、 《史记·项羽本纪》-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组词】
身边钱、 身品、 身伴、 身边人、 身首分离、 身殃、 身牖、 身无长物
3.
【自】
(象形。小篆字形。象鼻形。“自”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鼻子)。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玉裁注:“许谓自与鼻义同音同,而用自为鼻者绝少也。”-自,鼻也。
4.
【由】
(《说文》无“由”字,古字字形)。
树木生新枝。亦泛指萌生。
【引证】
《左传》-今在析木之津,犹将复由。
【组词】
由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