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1:57: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1:57:38
人选:指被选定或考虑作为某项职务、任务或活动的合适人选。这个词通常用于正式或官方的语境中,表示经过慎重考虑后确定的人选。
“人选”一词源自汉语,由“人”和“选”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汉语中,“选”字已有挑选、选拔的含义,而“人选”则特指经过挑选的人。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用法逐渐固定,主要用于正式的选拔场合。
在**文化中,“人选”常常与选拔官员或重要职位的传统相联系。在现代社会,这个词也广泛应用于企业管理和政治选举中,反映了社会对选拔过程的重视。
“人选”这个词给人以正式、慎重的感觉,联想到经过深思熟虑后的决策过程。它可能引发对公平性和合适性的思考。
在职业生涯中,我曾参与过几次团队领导的人选选拔,每次都需要考虑候选人的专业能力和团队适应性。
在诗歌中,可以将“人选”融入描述选拔过程的诗句,如:“星辰大海间,唯他独选,人选之光,照亮前行的航道。”
视觉上,“人选”可能让人联想到正式的面试场景或选举投票的画面。听觉上,可能与宣布结果的庄重声音相关联。
在英语中,“人选”可以对应为“candidate”或“nominee”,但这些词更侧重于选举或提名的候选人,而“人选”则更强调经过挑选的合适人选。
“人选”这个词在语言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它不仅反映了选拔过程的严肃性,也体现了对合适性和公平性的追求。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人选”有助于更准确地传达选拔和决策的意图。
1.
【人】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侧面站立的人形。“人”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能制造工具改造自然并使用语言的高等动物)。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人,天地之性最贵者也。此籀文象臂胫之形。 、 《礼记·礼运》-故人者,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气也。故人者,天地之心也,五行之端也,食味,别声,被色,而生者也。 、 《列子·黄帝》-有七尺之骸、手足之异,戴发含齿,倚而食者,谓之人。 、 清·洪亮吉《治平篇》-人未有不乐为治平之民者也。
【组词】
人王、 人满、 人寰、 人欲、 人人言、 人色、 人头号令、 人淘里
2.
【选】
(形声。从辵(chuò),巽(xùn)声。本义:遣送;放遂)。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选,遣也。 、 《左传·昭公元年》-其母曰:“弗去,惧选。”癸卯,针适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