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6 20:41: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6 20:41:48
“不由分说”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不容许别人进行解释或辩解”。它通常用来形容某人采取行动或做出决定时非常果断,不给对方解释的机会。
“不由分说”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但它反映了汉语中对于果断和坚决行为的描述。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使用逐渐固定下来,成为描述强势行为的常用表达。
在**文化中,果断和坚决被视为领导力和执行力的体现。因此,“不由分说”这个成语在描述领导或权威人物时尤为常见。
这个成语给人的情感反应通常是负面的,因为它暗示了一种不容置疑的权威和可能的压迫感。它可能让人联想到独断专行或不考虑他人感受的行为。
在个人经历中,我曾在工作中遇到过一位非常果断的领导,他经常不由分说地做出决定,这让团队成员感到压力很大,但也促使我们更加高效地执行任务。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他不由分说地走进了雨中,留下了一串坚定的脚印,仿佛在告诉世界,他的决心不容置疑。”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果断的人物在做出决定时的坚定表情;结合音乐,可以选择一些节奏强烈、旋律坚定的音乐来表达这种果断和坚决。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without giving any explanation”或“without a word”,但它们没有“不由分说”这个成语所蕴含的权威和果断的意味。
“不由分说”这个成语在描述果断和坚决行为时非常有用,但它也提醒我们在做出决定时要考虑他人的感受和意见。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恰当使用这个成语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传达复杂的情感和行为。
怎么不由分说,便将我飞拳走踢只是打。
可是人们~,还是狠狠地打了他一顿,还用马刀把所有的布袋都砍破了,把车子也劈掉了。
唐僧师徒四人西行到一座寺院借宿,那些僧人听说从东土大唐来的,便问他们有什么宝物可以参观,唐僧说没有,而孙悟空则满不在乎,不由分说打开包袱,取出袈裟让他们观看,顿时红光满室,彩色盈庭,众僧跪地而拜,纷纷夸奖这稀世之宝
1.
【不】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引证】
《韩非子·喻老》-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 《战国策·赵策》-老妇不闻也。 、 唐·杜甫《兵车行》-被驱不异犬与鸡。 、 明·魏禧《大铁椎传》-后遂不复至。
【组词】
不会、 不大、 不一定、 不古、 不勾、 不才、 不才之事
2.
【由】
(《说文》无“由”字,古字字形)。
树木生新枝。亦泛指萌生。
【引证】
《左传》-今在析木之津,犹将复由。
【组词】
由蘖、
3.
【分】
所分之物,整体中的一部分。
【引证】
《孙子·谋攻》-杀士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此攻城之灾也。
【组词】
股分;部分;分资、 分例、 分均
分际,合适的界限。
【引证】
《水浒传》-两个正斗到分际。
【组词】
分际、 分直
4.
【说】
古语的读法。 同: 悦
【引证】
《论语·学而》-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 《战国策·魏策》-秦王不说。 、 《韩非子·内诸说上》-宣王说之。 、 《韩非子·五蠹》-民说之,使王天下,号之曰燧人氏。
1. 【不由】 分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