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21:42: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21:42:59
人身权是指个人享有的与其身体、生命、健康、姓名、肖像、名誉、隐私等直接相关的权利。这些权利保障了个人的尊严和自由,是法律保护的基本人权之一。
在法律领域,人身权通常涉及侵权行为,如诽谤、侵犯隐私、非法拘禁等。在文学作品中,人身权的讨论可能涉及个人自由与社会约束的冲突。在口语中,人们可能更倾向于使用“个人权利”或“隐私权”等更为通俗的表达。
同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在于强调的侧重点不同,如“个人权利”更侧重于权利的普遍性,而“隐私权”则更具体到隐私保护。
人身权的概念起源于对个人尊严和自由的保护,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法律的完善,其内涵和外延不断扩展。在古代,人身权的保护相对*弱,现代法律体系则更加注重对这些权利的保障。
在强调个人主义的西方文化中,人身权的保护尤为重要。而在集体主义文化中,个人权利可能被视为次要于集体利益。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人身权的保护逐渐成为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
人身权这个词让我联想到个人尊严和自由的重要性。它提醒我们在社会交往中要尊重他人,同时也保护自己的权益。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遇到过个人信息被泄露的情况,这让我更加意识到人身权保护的重要性。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在自由的天空下,人身权如星辰般闪耀,照亮每个灵魂的角落。”
想象一幅画面:一个人站在阳光下,周围是保护他的无形屏障,这象征着人身权的保护。音乐方面,可以选择柔和的旋律,象征个人权利的温柔但坚定的守护。
在不同文化中,人身权的保护程度和侧重点可能有所不同。例如,在一些亚洲国家,集体利益可能被置于个人权利之上。
人身权是个人尊严和自由的基石,它在法律、社会和文化中都占有重要地位。通过学*和理解人身权,我更加意识到在日常生活中尊重和保护这些权利的重要性。
1.
【人】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侧面站立的人形。“人”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能制造工具改造自然并使用语言的高等动物)。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人,天地之性最贵者也。此籀文象臂胫之形。 、 《礼记·礼运》-故人者,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气也。故人者,天地之心也,五行之端也,食味,别声,被色,而生者也。 、 《列子·黄帝》-有七尺之骸、手足之异,戴发含齿,倚而食者,谓之人。 、 清·洪亮吉《治平篇》-人未有不乐为治平之民者也。
【组词】
人王、 人满、 人寰、 人欲、 人人言、 人色、 人头号令、 人淘里
2.
【身】
(象形。象人之形。本义:身躯的总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身的本义是人的躯干。-身,躬也。象人之形。 、 《论语·乡党》-必有寝礼,长一身有半。 、 王述之《经义述闻》-人自项以下,踵以上,总谓之身。颈以下,股以上,亦谓之身。 、 《诗·秦风·黄鸟》-人百其身。 、 《礼记·哀公问》-身也者,亲之枝也。 、 《礼记·祭义》-身也者,父母之遗体也。 、 《孟子·告子下》-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 《楚辞·九歌·国殇》-身首离兮心不惩。 、 明·于谦《石灰吟》-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青白在人间。 、 《史记·项羽本纪》-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组词】
身边钱、 身品、 身伴、 身边人、 身首分离、 身殃、 身牖、 身无长物
3.
【权】
(形声。从木,雚(guàn)声。本义:黄花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权,黄华木也。从木,雚声。 、 《尔雅·释木》。又如:权舆(草木萌发的状态)-权,黄英。 、 《诗·秦风·权舆》-于嗟乎,不承权舆。 、 《大戴礼记·诰志》-于时冰泮发蛰,百草权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