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1:11: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1:11:26
词汇“凡愦”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甚至在古汉语中也是一个较为生僻的词汇。根据字面意思,“凡”通常指普通、一般,而“愦”则指混乱、糊涂。结合起来,“凡愦”可能指的是一般的混乱或糊涂状态。
由于“凡愦”是一个较为生僻的词汇,它在现代文学、口语或专业领域中几乎不使用。在古文或特定文学作品中可能会有出现,用以形容某种普遍的混乱状态。
“凡愦”可能源自古代汉语,但在现代汉语中已经很少使用,其演变和使用频率逐渐减少,可能因为其表达的含义较为模糊且不常用。
在古代文学或哲学作品中,可能会使用“凡愦”来形容某种社会或思想的混乱状态,但在现代社会文化中,这个词汇几乎不再被使用。
由于“凡愦”带有负面含义,它可能让人联想到混乱、无序和困惑,给人带来一种不安和不确定的情感反应。
在日常生活中,很少有机会使用到“凡愦”这个词汇,因为它过于生僻且不实用。
在创作中,可以将“凡愦”用于描绘一个混乱无序的世界或人物内心的迷茫状态,例如在诗歌或小说中:
由于“凡愦”是一个非常特定的词汇,它在其他语言或文化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需要根据具体语境进行翻译或解释。
“凡愦”作为一个生僻词汇,虽然在特定语境下有其独特的表达效果,但在日常语言学习和表达中并不实用。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增加语言的丰富性,但在实际应用中应选择更为常用和清晰的表达方式。
1.
【凡】
(象形。金文字形,象造器之模范形。①本义:铸造器物的模子。②引申义:凡是,表示概括)。
凡是,一切。
【引证】
《广雅》-凡,皆也。 、 《三苍》-凡,数之总名也。 、 《春秋繁露》-深察名号,凡者,独举其大事也。号凡而略,名目而详。 、 《书·微子》。郑注:“犹皆也。”-凡有辜罪。 、 《周礼·春官序》-凡内女之有爵者。 、 《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凡所应有。 、 明·张溥《五人墓碑记》-凡四方之士无有不过而拜且泣者。 、 宋·沈括《梦溪笔谈》-凡永嘉山水,游历殆遍。
【组词】
凡有、 凡此
2.
【愦】
闷,烦乱。
【引证】
王逸《九思·逢尤》-心烦愦兮意无聊。
【组词】
愦愦、 愦乱、 愦闹、 愦毒
昏乱,神志不清。
【引证】
唐·柳宗元《柳河东集》-则固僵仆烦愦。 、 《战国策·齐策四》-愦于忧。
【组词】
愦眊、 愦耄、 愦慢、 愦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