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2:45: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2:45:16
“君子爱人以德”这句话出自《论语·颜渊》,原文是“君子之爱人也,以德,故能成其私;小人之爱人也,以姑息,故能败其私。”这句话的字面意思是,君子在爱别人时,是基于德行和道德标准来进行的,这样做能够成就自己的私德;而小人则是通过姑息和纵容来爱别人,这样做会败坏自己的私德。
在文学作品中,这句话常被用来强调道德修养和人际关系中的正直与原则。在口语中,人们可能会用这句话来批评那些没有原则、只知姑息的人。在专业领域,如伦理学或管理学中,这句话可以用来讨论领导者的道德责任和对待下属的方式。
这句话源自儒家经典《论语》,体现了儒家思想中对于君子品德的强调。随着时间的推移,这句话成为了中华文化中关于道德修养和人际关系的重要格言。
在**传统文化中,“君子”一词代表着高尚的品德和行为准则。这句话强调了在人际交往中,应该以德行为基础,而不是无原则的姑息。这种观念对于塑造社会道德风尚有着重要影响。
这句话给人以正直、高尚的情感联想,提醒人们在处理人际关系时应该坚持原则和道德。它激励人们追求更高的道德标准,避免在人际交往中陷入无原则的姑息。
在日常生活中,我常常用这句话来提醒自己在与人交往时要坚持原则,不因私情而放弃道德标准。例如,在工作中,面对同事的不当行为,我会坚持公正处理,而不是姑息纵容。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运用:
君子之行,如春日暖阳,
爱人以德,照耀心房。
小人之道,似秋风萧瑟,
姑息养奸,终将自伤。
在视觉上,可以想象一位君子形象,身着古代服饰,面带微笑,手持书卷,给人一种温和而坚定的感觉。在听觉上,可以联想到古琴的悠扬声音,伴随着朗朗的读书声,营造出一种古典而庄重的氛围。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观念可以在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中找到,他强调道德行为和品格的重要性。然而,“君子爱人以德”更强调的是在人际关系中的应用,而不仅仅是个人道德修养。
“君子爱人以德”这句话对我来说,不仅是一种道德准则,也是一种生活智慧。它提醒我在人际交往中要坚持原则,以德行为基础,这样才能建立真正健康和有益的关系。在语言学*和表达中,这句话也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和运用道德相关的词汇和概念。
君子之爱人也以德,细人之爱人也以姑息。
邹韬奋《抗战以来·爱我们的祖国》:“但是~,小人爱人以姑息,我们对于政治改革的要求,为着抗战必胜、建国必成的目的,也一点不能松。
1.
【君】
(会意。从尹,从口。“尹”,表示治事;从“口”,表示发布命令。合起来的意思是:发号施令,治理国家。本义:君主,国家的最高统治者)。
古代大夫以上据有土地的各级统治者的通称。
【引证】
《说文》-君,尊也。 、 《左传·昭公二十八年》-赏庆刑威曰君。 、 《春秋繁露》-君也者,掌令者也。 、 《荀子·礼论》-君者,治辨之主也。 、 《书·吕刑》-君帝清问下民。 、 《诗·大雅·皇矣》-克长克君。 、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二十余君。 、 《三国志·诸葛亮传》-思得明君。 、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则忧其君。 、 清·周容《芋老人传》-身名君宠。
【组词】
尧舜之君;欺君罔上;贤君;暴君;昏君;国君;君臣;明君;君王、 君伐、 君位、 君长、 君体、 君德、 君侯、 君公、 君父、 君子医
2.
【子】
构词后缀。
加在动词或形容词词素后。
【组词】
胖子、 瘦子、 垫子
3.
【爱】
(形声。从心,旡(jì)声。本义:亲爱;喜爱)。
对人或事物有深厚真挚的感情。
【引证】
《尔雅》-惠,爱也。 、 《说苑·说丛》-爱施者,仁之端也。 、 《法言》-君子自爱,仁之至也。 、 《孝经》。沈宏曰:“亲至结心为爱。”-爱亲者不敢恶于人。 、 《左传·隐公元年》-爱共叔段,欲立之。 、 杜牧《山行》-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 《战国策》-父母之爱子也,则为之计深远。 、 明·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公夫人甚爱女。 、 唐·韩愈《师说》-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 《韩非子·五蠹》。-非疏骨肉爱过客。
【组词】
爱幸、 爱乐、 爱敬、 爱劳动;爱祖国;爱人民
4.
【人】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侧面站立的人形。“人”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能制造工具改造自然并使用语言的高等动物)。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人,天地之性最贵者也。此籀文象臂胫之形。 、 《礼记·礼运》-故人者,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气也。故人者,天地之心也,五行之端也,食味,别声,被色,而生者也。 、 《列子·黄帝》-有七尺之骸、手足之异,戴发含齿,倚而食者,谓之人。 、 清·洪亮吉《治平篇》-人未有不乐为治平之民者也。
【组词】
人王、 人满、 人寰、 人欲、 人人言、 人色、 人头号令、 人淘里
5.
【以】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金文字形,象人。本义:用)。
同本义。有一部分现已弱化成了介词。
【引证】
《说文》-以,用也。 、 《小尔雅》-以,用也。 、 《左传·僖公二十六年》-凡师能左右之曰以。 、 《左传·定公十年》-封疆社稷是以。 、 蔡元培《图画》-纯以形式。 、 《论语》-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组词】
以手代足、 以疏间亲、 以耳为目、 以指测河
6.
【德】
(形声。从彳(chì),惪(dé)声。从“彳”,表示与行走有关。本义:登高,攀登)。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德,升也。 、 《易·剥》虞本。按,与剥庐对文。登也,升。君子以顺德,亦本字。-君子德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