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5:09: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5:09:00
“僵仆烦愦”是一个汉语成语,由四个字组成,每个字都有其独特的含义,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的意义。具体来说:
综合起来,“僵仆烦愦”形容人因为极度烦恼和心乱而变得僵硬不动,甚至倒地不起,形容心情极度烦乱,无法自持。
在文学作品中,“僵仆烦愦”常用来描绘人物在极度心理压力下的状态,如在悲剧或紧张的情节中。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能不太常用,但在专业领域,如心理学或文学研究中,可能会被引用来说明极端的心理状态。
“僵仆烦愦”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可能是由古代文人在描述人物心理状态时创造的。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在文学作品中被广泛使用,逐渐成为描述极端心理状态的固定表达。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心理健康和情绪管理一直是重要的议题。因此,描述心理状态的成语如“僵仆烦愦”在文学和日常生活中都有其特定的文化和社会背景。
这个成语给人一种沉重和压抑的感觉,联想到极端的心理压力和无法摆脱的困境。它提醒人们在面对困难时要寻求帮助,避免陷入无法自拔的状态。
在个人经历中,可能会有某些时刻感到极度烦恼和心乱,这时“僵仆烦愦”这个成语能够准确地描述那种状态,帮助自己或他人理解并寻求解决办法。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
风雨交加夜,心随波涛翻。
僵仆烦愦际,唯有月光寒。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人在风雨中孤独地站立,表情痛苦,身体僵硬。听觉上,可以联想到风雨声和内心的呼喊声交织在一起。
在英语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成语,但可以用“paralyzed with anxiety”或“overwhelmed with distress”来表达类似的意思。
“僵仆烦愦”这个成语在描述极端心理状态时非常有力,它不仅在文学作品中有其价值,在日常生活中也能帮助人们理解和表达复杂的情感。了解和使用这样的成语,对于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和理解文化背景都有重要意义。
岂可使呶呶者早暮咈吾耳,骚吾心?则固僵仆烦愦,愈不可过矣。
1.
【僵】
(形声。从人,畺(jiāng)声。本义:仰面向后倒下)。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僵,偾也。 、 《吕氏春秋·贵卒》。注:“偃也。”-鲍叔御公子小白僵。 、 《史记·苏秦传》。注:“仆也。”-佯僵而弃酒。 、 《汉书·梁平王襄传》-即诈僵仆阳病。 、 唐·柳宗元《柳河东集》-僵仆烦愦。 、 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偃仰僵仆。
【组词】
僵死、 僵伏、 僵毙
2.
【仆】
(会意。从人,从菐,菐亦声。古文从臣,从菐。甲骨文字形,象一个罪人端着畚箕,从事卑贱劳动之形。本义:供役使的人。即奴隶)。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僕,给事者。 、 《诗·大雅·既醉》-景命有仆。
3.
【烦】
(会意。从页(xié),从火。从“页”表示与头部有关;从“火”,表示发烧。本义:头痛发烧)。
烦躁,烦闷。
【引证】
《说文》-烦,热头痛也。 、 《素问·生气通天论》。注:“谓烦躁。”-烦则喘喝。 、 《淮南子·精神》。按,旱热也。-烦气为虫。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阿兄得闻之,怅然心中烦。 、 唐·杜甫《兵车行》-新鬼烦冤旧鬼哭。(烦,愁苦。) 、 《左传·昭公元年》-至于烦乃止也已,无以生疾。
【组词】
心烦、 烦积、 烦困、 烦怨
4.
【愦】
闷,烦乱。
【引证】
王逸《九思·逢尤》-心烦愦兮意无聊。
【组词】
愦愦、 愦乱、 愦闹、 愦毒
昏乱,神志不清。
【引证】
唐·柳宗元《柳河东集》-则固僵仆烦愦。 、 《战国策·齐策四》-愦于忧。
【组词】
愦眊、 愦耄、 愦慢、 愦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