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4:36: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4:36:51
词汇“凡木”并不是一个常见的汉语词汇,它可能是一个特定领域的术语,或者是某个特定语境下的用语。由于缺乏广泛的使用和明确的定义,对该词汇的深入学习和分析将受到限制。不过,我们可以从字面意思和可能的语境出发,进行一些基本的分析。
“凡木”字面意思可能是指“所有的树木”或“普通的树木”。其中,“凡”字在汉语中常常有“所有”、“普通”、“一般”的含义,而“木”字则指“树木”。
由于“凡木”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的使用语境可能非常有限。如果它出现在某个特定的文学作品或专业领域中,可能需要结合上下文来理解其确切含义。
由于“凡木”不是一个标准词汇,很难提供标准的例句。如果假设它是一个词汇,可能的例句包括:
同义词可能包括“所有树木”、“普通树木”等。反义词可能难以确定,因为“凡木”不是一个常用词汇。
由于“凡木”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演变历史不详。
如果“凡木”出现在某个特定的文化或社会背景中,可能需要具体分析该背景下的含义和影响。
对于“凡木”这个词汇,可能的情感反应和联想包括对大自然的敬畏、对生命力的赞美等。
由于“凡木”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个人应用的例子可能非常有限。
在诗歌或故事中,可以将“凡木”用作象征,代表生命的普遍性和自然的力量。
结合图片或视频,“凡木”可能让人联想到茂密的森林、树木的纹理和生长形态。
由于“凡木”不是一个常用词汇,跨文化比较可能不适用。
对于“凡木”这个词汇,由于其不常见,理解和应用都受到限制。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特定语境下的词汇含义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凡木”出现在某个特定的语境中,理解其背后的文化和语境将有助于更准确地把握其含义。
1.
【凡】
(象形。金文字形,象造器之模范形。①本义:铸造器物的模子。②引申义:凡是,表示概括)。
凡是,一切。
【引证】
《广雅》-凡,皆也。 、 《三苍》-凡,数之总名也。 、 《春秋繁露》-深察名号,凡者,独举其大事也。号凡而略,名目而详。 、 《书·微子》。郑注:“犹皆也。”-凡有辜罪。 、 《周礼·春官序》-凡内女之有爵者。 、 《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凡所应有。 、 明·张溥《五人墓碑记》-凡四方之士无有不过而拜且泣者。 、 宋·沈括《梦溪笔谈》-凡永嘉山水,游历殆遍。
【组词】
凡有、 凡此
2.
【木】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树木形。上为枝叶,下为树根。“木”是汉字的一个部首。从“木”的字表示树木或木器的名称。本义:树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木,冒也。冒地而生。东方之行,从草,下象其根。 、 《白虎通》-五行,木之为言触也。阳气动跃,触地而出也。 、 《春秋繁露》-木者,春生之性。农之本也。 、 《管子·权修》-一树十获者木也。 、 《庄子·山木》-庄子行于山中,见大木,枝叶盛茂。 、 《孟子·尽心上》-舜之居深山之中,与木石居,与鹿豕游。 、 宋·周敦颐《爱莲说》-草木之花。 、 明·魏学洢《核舟记》-鸟兽木石。 、 《墨子·公输》-宋无长木。 、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或在木杪。
【组词】
花木、 木石、 木化石、 木芽、 木表、 木披、 木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