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0:18: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0:18:45
曲射炮:曲射炮是一种火炮,其特点是能够发射炮弹使其沿着一条弯曲的弹道飞行,以达到直接射击无法触及的目标。这种炮弹通常具有较大的射程和较高的抛物线轨迹,适用于攻击山后或城市中的目标。
在军事专业领域,“曲射炮”是一个精确的术语,用于描述一种特定的火炮类型。在文学作品中,这个词可能被用来象征性地描述某种间接或隐蔽的攻击手段。在日常口语中,这个词可能不太常用,除非在讨论军事历史或战争策略时。
同义词:间接射击炮、抛物线炮 反义词:直射炮(如坦克炮、反坦克炮等,其炮弹轨迹较为直线)
“曲射炮”一词源于军事术语,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投石机和弩炮,这些设备能够发射弹丸使其沿着弯曲的轨迹飞行。随着火炮技术的发展,这个词逐渐专指那些能够进行高角度射击的火炮。
在军事历史和文化中,曲射炮代表了人类对战争技术的不断探索和创新。它们在历史上多次战争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尤其是在地形复杂的战场环境中。
提到“曲射炮”,可能会联想到战争的残酷和技术的精妙。这个词可能唤起对历史战争的记忆,同时也体现了人类在军事技术上的智慧和创造力。
在个人经历中,如果参与过军事历史相关的活动或参观过军事博物馆,可能会对曲射炮有更直观的认识和感受。
在诗歌中,可以将“曲射炮”比喻为命运的无情打击,其弹道如同人生中不可避免的挫折和困难。
想象一幅画面:在战火纷飞的战场上,曲射炮的炮弹划破天际,留下一道道烟迹,伴随着震耳欲聋的炮声,这种视觉和听觉的冲击力是强烈的。
在不同语言中,如英语中的“howitzer”或德语中的“Haubitze”,都指代类似的高角度射击火炮,显示了军事术语在不同文化中的共通性。
“曲射炮”作为一个军事术语,不仅代表了特定的军事技术,也反映了人类在战争中的策略和智慧。了解这个词,可以增进对军事历史和技术的理解,同时也提醒我们和平的宝贵。
1.
【曲】
乐曲,歌曲。
【引证】
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诗-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 、 、 、 、 清·邵长蘅《青门剩稿》-五更转曲。
【组词】
聂耳作曲,田汉作词;编曲
一种韵文形式,盛行于元代,又称元曲。
【引证】
清·侯方域《壮悔堂文集》-不复能终曲。
2.
【射】
(本作“射”。会意。金文字形,象箭在弦上,手(寸)在发放。小篆把弓矢形讹变成“身”字,误。本义:用弓发箭使中远处目标)。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射,弓弩发于身而中于远也。 、 《周礼·保氏》-三曰五射。 、 《礼记·射义》-射者,男子之事也。 、 《汉书·萧望之传》。注:“射之言投射也。”-以射策甲科为郎。 、 《后汉书·光武纪》-射声校尉。 、 《汉书·李广苏建传》-常能为汉伏弩射之。 、 邵长蘅《青门剩稿》-应元往来驰射,发一矢辄殪一贼。
【组词】
射鹄、 射日、 射牛、 射利
3.
【炮】
“炮”假借为“砲”,大炮。
【引证】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敌军果舁炮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