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0:31: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0:31:53
后效(hòu xiào)这个词汇在中文里通常指的是某种行为或之后产生的效果或影响。它强调的是时间上的先后顺序,即先有某个行为或,然后随之产生的结果。
“后效”这个词汇在中文中历史悠久,其结构“后”表示时间上的后续,“效”表示效果或影响。在古代文献中已有使用,如《左传》中提到“后效”来描述政策的长远影响。
在**文化中,“后效”常常与因果报应的观念相联系,强调行为与结果的必然联系。在社会管理中,也常讨论政策的后效,以评估其长期影响。
“后效”这个词汇可能带有一种期待或担忧的情感色彩,因为它涉及到未来可能发生的事情。在个人层面,它可能引发对过去决策的反思。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会讨论一些消费决策的后效,比如购买某件商品后的满意度或后悔感。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后效”来表达时间的流逝和**的深远影响:
岁月如梭,后效渐显, 昔日花开,今朝叶落。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描绘时间流逝的画面,如老树的年轮,象征着时间的后效。听觉上,可以联想到缓慢的钟声,提醒我们时间的不可逆和后效的存在。
在英语中,“后效”可以对应为“after-effect”或“consequence”,在不同文化中,对后效的重视和理解可能有所不同,但都强调行为与结果的联系。
“后效”这个词汇在语言学和表达中非常重要,它帮助我们理解行为与结果的关系,提醒我们在做决策时要考虑长远的影响。通过对“后效”的学和应用,我们可以更好地预测和评估生活中的各种情况。
1.
【后】
(会意。象人之形,施令以告四方,古之,从一口,发号者君后也。按从坐人,从口,与君同意。本义:君主,帝王)。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后,继君体也。 、 《书·舜典》-班瑞于群后。 、 《诗·周颂·时迈》-允王维后。 、 《礼记·内则》-后王命冢宰。 、 《国语·周语》-昔我先世后稷。 、 《左传·文公二年》-皇皇后帝。 、 《左传·僖公三十二年》-夏后皋之墓也。
【组词】
后王、 后帝、 后夷、 后辟
2.
【效】
(形声。从攴(pū),交声。“攴”有致力的意思。本义:献出;尽力)。
同本义。
【引证】
《左传》-司城荡意诸来奔,效节于府人而出。 、 《史记》-异日韩王纳地效玺。
【组词】
效力;效绩、 效玺、 效己、 效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