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9:08: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9:08:36
后手这个词在中文里有多重含义,主要取决于上下文。字面意思是指在某个序列或过程中处于后面的位置或阶段。在不同的语境中,它可以指:
在文学作品中,“后手”可能被用来形容一个角色在故事发展中的被动状态,或者在策略上的保守态度。在口语中,这个词可能用来描述某人在日常生活中的迟钝或不主动。在专业领域,如商业谈判或法律诉讼中,“后手”则可能指那些在策略上处于不利地位的人或团队。
同义词:被动、落后、迟缓 反义词:主动、领先、迅速
这些词汇在描述行动或状态的速度和积极性上有所不同。例如,“主动”强调的是积极采取行动,而“后手”则更多地强调被动或反应较慢。
“后手”一词源自棋类游戏的术语,最初用来描述在棋局中处于防守或被动位置的一方。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含义扩展到了更广泛的领域,包括商业、法律和个人生活等。
在**文化中,“后手”常常与谨慎和保守的策略相联系,反映了一种避免风险和等待最佳时机的传统智慧。在现代社会,这个词也常用来描述那些在市场竞争或人际交往中处于不利地位的人。
“后手”这个词往往带有一种消极的情感色彩,让人联想到被动、不利或失败。它可能引发对不平等或不公正的反思,以及对如何在不利条件下寻找出路的思考。
在个人经历中,“后手”可能与某次商业谈判或个人挑战中的不利位置有关,促使个人反思如何在这种状态下找到突破口或改善策略。
在诗歌中,可以将“后手”用来形容一个在爱情或生活中总是迟到的人,表达一种无奈和渴望改变的情感。
在视觉上,“后手”可能让人联想到一个在比赛中落后的人,或者在商业图表中处于下降趋势的线条。在听觉上,可能与描述失败或挫折的音乐片段相关联。
在英语中,“后手”可能对应于“on the defensive”或“behind the curve”,这些表达也传达了被动和落后的概念。
“后手”这个词在中文中是一个多功能的词汇,它不仅在棋类游戏中有所应用,也在商业、法律和个人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了解和掌握这个词的不同含义和用法,对于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丰富性至关重要。
1.
【后】
(会意。象人之形,施令以告四方,古之,从一口,发号者君后也。按从坐人,从口,与君同意。本义:君主,帝王)。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后,继君体也。 、 《书·舜典》-班瑞于群后。 、 《诗·周颂·时迈》-允王维后。 、 《礼记·内则》-后王命冢宰。 、 《国语·周语》-昔我先世后稷。 、 《左传·文公二年》-皇皇后帝。 、 《左传·僖公三十二年》-夏后皋之墓也。
【组词】
后王、 后帝、 后夷、 后辟
2.
【手】
(象形。小篆字形,象伸出五指形。本义:人体上肢的总称,一般指腕以下的部分)。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今人舒之为手,卷之为拳。其实一也。故以手与拳二篆互训。”-手,拳也。 、 《易·说卦》-艮为手。 、 《素问·阴阳别论》。注:“手谓气口。”-三阴在手。 、 《礼记·少仪》。注:“手拜,手至地也。”-则不手拜。 、 《公羊传·宣公六年》注-头至手曰拜手。 、 《诗·邶风·北风》-携手同行。 、 、 《诗·邶风·击鼓》-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组词】
手纽、 手杻、 手脚了得、 手帕交、 手击子、 手本、 手式、 手灵、 手械、 手梏、 手格、 手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