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6:03: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6:03:59
后景(Background)一词通常指的是在视觉艺术、摄影、电影或戏剧等场景中,位于主体或前景之后的背景部分。它用于衬托前景,营造整体氛围,增强场景的深度和层次感。
后景一词源自英语单词“background”,由“back”(后面)和“ground”(地面)组成。在20世纪初引入中文,逐渐被广泛应用于各种语境。
在不同的文化中,后景可能具有不同的象征意义。例如,在东方文化中,山水画中的后景常常象征着宁静与深远。
后景往往给人以稳定、深远的感觉,它能够引导观众或读者的情感走向,增强作品的感染力。
在组织一次团队建设活动时,我特意设计了一个后景,通过展示团队过去的成就,增强了成员的归属感和动力。
在诗歌中,后景可以用来比喻人生的背景,如:“岁月如后景,悄然铺展,见证了无数的变迁。”
后景在视觉艺术中常常与柔和的色彩和模糊的轮廓相关联,而在音乐中,后景音乐可能指代那些在主旋律背后轻轻流淌的和声。
在不同语言中,如英语的“background”和法语的“arrière-plan”,虽然表达略有不同,但都指代场景或**的背景。
后景作为一个词汇,不仅在视觉艺术中有其特定的应用,也在文学、口语等多个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它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表达复杂的场景和情感,是语言学*和表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1.
【后】
(会意。象人之形,施令以告四方,古之,从一口,发号者君后也。按从坐人,从口,与君同意。本义:君主,帝王)。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后,继君体也。 、 《书·舜典》-班瑞于群后。 、 《诗·周颂·时迈》-允王维后。 、 《礼记·内则》-后王命冢宰。 、 《国语·周语》-昔我先世后稷。 、 《左传·文公二年》-皇皇后帝。 、 《左传·僖公三十二年》-夏后皋之墓也。
【组词】
后王、 后帝、 后夷、 后辟
2.
【景】
(形声。从日,京声。本义:日光)。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景,日光也。 、 《荀子·解蔽》-浊明外景,清明内景。 、 《尔雅》-四时和谓之景风。 、 《广雅》。按,犹日光风也。-南方景风。 、 江淹《别赋》-日出天而耀景。 、 《文选·张载·七哀诗》-朱光驰北陆,浮景忽西沈。 、 张衡《西京赋》-流景曜之韡晔。 、 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景翳翳以将入。 、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至若春和景明。
【组词】
景曜、 景光、 景焕、 景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