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7:20: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7:20:29
“东家效颦”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模仿东家的皱眉。这个成语出自《庄子·外物》,原文是“东家之子,丑而好学,西家之子,美而不学,东家之子效西家之子,西家之子效东家之子,是谓东家效颦。”基本含义是指不恰当或不合适的模仿,通常带有贬义,意味着盲目模仿他人,结果适得其反。
在文学作品中,“东家效颦”常用来批评那些没有主见,盲目追随他人的人。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能用来形容某人做某事的方式不自然或不合适。在专业领域,如心理学或社会学,这个成语可以用来讨论模仿行为的社会影响和心理动机。
“东家效颦”源自《庄子》,是**古代哲学家庄子的著作。这个成语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使用范围和含义有所扩展,但核心意义始终围绕着不恰当的模仿。
在**文化中,强调个性和原创性是非常重要的。因此,“东家效颦”这个成语反映了社会对于盲目模仿的批评态度,鼓励人们发展自己的特色和风格。
这个成语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负面的,因为它让我联想到那些没有自信,总是试图通过模仿他人来获得认可的人。这种行为往往不会得到真正的尊重和认可。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遇到过一些同学在学术研究中盲目模仿他人的研究方法,结果导致他们的研究缺乏创新性和实用性。这让我深刻理解到“东家效颦”的危害。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东家效颦,西家笑,原创之心,何处找?”
视觉上,我可以联想到一个人尴尬地模仿另一个人的表情或动作,而周围的人都在窃笑。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人们嘲笑的声音。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ape someone”或“copycat”,都意味着盲目模仿。然而,“东家效颦”更强调模仿的不恰当性和负面后果。
“东家效颦”这个成语提醒我们在学和生活中要有自己的判断和风格,避免盲目模仿。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这样的成语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
参见“东施效颦”。
三位太太都十分赞赏。李夫人道:‘我们何不做个~。’
春秋时期,越国美女西施身材苗条,唇红齿白,十分漂亮,由于有心痛的毛病,犯病时常用手捧心口皱眉头,看起来十分妩媚动人。邻居丑女东施见了也学她那样做,人们见了,觉得东施更加丑陋难看
1.
【东】
(会意。从木,官溥说,从日在木中。本义:东方,日出的方向)。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东,动也。 、 《白虎通·五行》-东方者,动方也,万物始动生也。 、 《淮南子·天文训》。按:“日所出也。从日在木中,会意。”-东方木也。 、 《广雅·释天》-东君,日也。 、 《易·既济》。虞注:“震为东。”-东邻。 、 《白虎通·情性》-东方者,阳也。 、 宋·辛弃疾《清平乐·村居》-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组词】
关东;旭日东升;东夏、 东朝、 东极、 东君、 东坦、 东裔、 东村女、 东方作、 东记
2.
【家】
词尾。
【组词】
成年家;整天家
3.
【效】
(形声。从攴(pū),交声。“攴”有致力的意思。本义:献出;尽力)。
同本义。
【引证】
《左传》-司城荡意诸来奔,效节于府人而出。 、 《史记》-异日韩王纳地效玺。
【组词】
效力;效绩、 效玺、 效己、 效芹
4.
【颦】
(形声。从频,卑声。本义:皱眉) 同本义。
【引证】
唐·李群玉《黄陵庙》-犹如含颦望巡狩,九疑如黛隔湘川。
【组词】
颦眉、 一颦一笑;颦笑、 颦蛾、 东施效颦
2. 【东颦效施是什么意思】